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梅四首为焦㻞中书赋·其一风梅》
《画梅四首为焦㻞中书赋·其一风梅》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古风

南枝春意深,繁葩吐奇馥。

东风夜来,吹落满庭玉

树㡳莓苔纹,渐失旧时绿。

骚客开门,忽讶飘滕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繁葩(fán pā)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繁盛、繁华。也可形容文章、诗词等内容丰富、华丽。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骚客(sāo kè)的意思:指文学艺术领域中具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士。

失旧(shī jiù)的意思:失去旧时光或旧事物。

滕六(téng liù)的意思:指人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和责任,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或亲人。

庭玉(tíng yù)的意思:指家庭中聪明、有才华的子女。

吐奇(tǔ qí)的意思:形容事物奇特、异常。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春风中的独特魅力。首句“南枝春意深,繁葩吐奇馥”以“南枝”点明了梅花生长的位置,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而“繁葩吐奇馥”则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香气扑鼻,令人陶醉。接着,“东风一夜来,吹落满庭玉”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东风比作能吹落满庭梅花的使者,形象地表现了春风与梅花之间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随后,“树㡳莓苔纹,渐失旧时绿”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在春风中的变化,莓苔纹路逐渐覆盖了原本的绿色,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最后,“骚客晓开门,忽讶飘滕六”则以骚客的形象,表达了对梅花飘落的意外惊喜,滕六在这里借指雪花,巧妙地将梅花与雪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春风中的动态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四季更迭的感慨。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中秋日泛湖杂诗·其十六

滥巾文会出重城,把笔时为蚯蚓鸣。

日暮归来理章句,低头惭愧楮先生。

(0)

李元礼墓

几年模楷揭天中,四海衣冠尽影从。

必待名人裁受谒,遂令当世比登龙。

求通谩负孔融志,执御难追荀爽踪。

回首高门正如市,悲风猎猎起长松。

(0)

书公孙卷末

韩范天下贤,褒贬不妄出。

舌端有春秋,所与惟其实。

一举十五丧,富贵所难必。

公孙贱且贫,兹事乃能毕。

心追古人高,迹付今人述。

二老首形容,昭劝无终日。

伊予特后闻,叹恨颇自失。

东望天山平,风松正萧瑟。

(0)

次韵和范信中同游花药有作

花药山去来,难遇此天日。

深衣书眼青,摩衲禅眼碧。

雁峰相与高,可以同我适。

浮云当面开,千里见丛荜。

况紫盖祝融,插天日未夕。

正尔无能名,僧来乞题石。

(0)

雪中对竹

飞雪一何情,拜我南轩竹。

骈头控于地,默默隃信宿。

寒花本轻扬,丛集乃折轴。

况此梢云姿,萧然异凡木。

飘风亦狂生,端来助陵蹴。

似欲揉直柯,绕指惟所欲。

焉知天与刚,初不愧幽独。

罄折虽尔为,且异望尘辱。

晨光破沈阴,春色盈两目。

风雪安在哉,竹犹故时玉。

(0)

再酬仲孺

龙团方启封,数子已惊视。

端如肖壁人,骑羊入城肆。

又如金谷姿,不合楼前坠。

囊衣本酸寒,茶具无一是。

纷纷诘邻家,浪欲学拥鼻。

秋空辄云雷,秘惜乃天意。

未敢还巾车,且集诸生试。

岂非今年芽,岁月与君异。

直须如印刓,诗驿趼来使。

念君才患多,落笔有馀思。

盈编故可期,河流几时泚。

君应嘲马肝,不食亦知味。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