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怜生是寄,翻以爱为悲。
门忆曾题处,松看初长时。
此诗《别方广》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诗人与方广道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自然与道场之间深刻情感的反思。
首句“坐石忽忘去”,诗人独自坐在石上,时间悄然流逝,仿佛忘记了离开的时刻。这一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的状态,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买山无后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又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遥不可及,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无奈。这里的“买山”象征着对理想生活或精神家园的渴望,而“无后期”则暗示了这种追求的不确定性和遥远性。
接着,“不怜生是寄,翻以爱为悲”两句,诗人反思生命本质,认为生命如同寄居,短暂且脆弱,因此对生命的热爱反而成了悲痛的源泉。这种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门忆曾题处,松看初长时”这两句回忆起曾经在门前题字、松下观其生长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具体的景物回忆,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情感。
最后,“千年风与月,来者自栖迟”则以千年风月为背景,预示着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后人自会在此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这不仅是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传承的期待,寄寓了对未来世代的祝福与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理想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未来世代的关怀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