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从韩子度岭处,吟寄韩江入海间。
《次韵答长乐令·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愁思(chóu sī)的意思:愁思指因忧虑、担忧而感到忧愁的思考和思绪。
韩子(há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为了迎合上级或权贵,不顾原则、道义,甚至背离自己的本心而做出违背良知的事情。
旧史(jiù shǐ)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历史。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马班(mǎ bān)的意思:指马车前部的横木,用以连接驾车人和马匹,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颇牧(pō mù)的意思:指人有很高的才能,能够在某一领域内超群出众。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舌敝(shé bì)的意思:舌头受伤,无法言说。形容言辞贫乏或无法继续辩论。
新军(xīn jūn)的意思:指新近组建的军队或新近入伍的士兵。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次韵答长乐令(其一)》。诗中,诗人以韩愈当年过岭的经历为引,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回应。他将友人的才华比作被束缚的岭外凤凰,暗示友人虽有才情却未能充分施展;又以海中的巨鳌困于三山比喻友人在困境中的坚韧。诗人希望国家能有如西汉名将李牧那样的人物来振兴,同时批评旧史记载的偏颇,认为需要公正的历史评价。最后,他表示要将自己的愁思化为诗篇,以老僧口舌疲敝仍坚持传道的精神,回应友人的深情,显示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字力量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生动,展现了丘逢甲的诗才和对时局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