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修藏主》
《送修藏主》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同苦同甘只此心,眼开方始觉冤深。

先师本自灵骨辄莫区区别处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别处(bié chù)的意思:指除了当前所在的地方之外的其他地方。

方始(fāng shǐ)的意思:方才开始

开方(kāi fāng)的意思:开创新的方向或途径;开辟新的局面。

灵骨(líng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核心部分或精髓。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区别(qū bié)的意思:辨别不同之处、对比差异

同甘(tóng gān)的意思:共同忍受艰苦、困难,共同享受幸福、快乐。

无灵(wú líng)的意思:没有灵气、没有生气。

先师(xiān shī)的意思:指先人、前辈,特指对自己有很大影响和启示的老师或前辈。

辄莫(zhé mò)的意思:指行动或言语轻率,不经思考,容易造成错误或麻烦。

只此(zhī cǐ)的意思:只有这一个,仅此一次

鉴赏

这首诗《送修藏主》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修行者的深切关怀。

首句“同苦同甘只此心”,点明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相通之处,无论是共度艰难还是共享欢乐,都是源于内心的情感共鸣。这句诗强调了人心的连结,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共情。

次句“眼开方始觉冤深”,则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苦难的体悟。只有当人们睁开眼睛,真正去观察、去理解这个世界时,才能意识到其中的冤屈与不公。这句话暗示了觉醒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内心的觉醒,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后两句“先师本自无灵骨,辄莫区区别处寻”,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探讨了修行与智慧的本质。这里的“先师”可以理解为已逝的智者或高僧,他们之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因为他们已经超越了物质与精神的界限,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而“无灵骨”则意味着真正的智慧并非依赖于肉体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心灵深处,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智慧的体现。最后一句“辄莫区区别处寻”则表达了寻找真理的道路并不在于外在的追寻,而是在于内心的自我发现和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探讨了人生、智慧与修行的深层含义,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觉醒,追求真正的智慧和内心的平和。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长信宫

团圆手中扇,昔为君所持。

今日君弃捐,复值秋风时。

悲将入箧笥,自叹知何为。

(0)

西轩诗·其二缝掖衣者

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翼。

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

(0)

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残莺一何怨,百啭相寻续。

始辨下将高,稍分长复促。

绵蛮巧状语,机节终如曲。

野客赏应迟,幽僧闻讵足。

禅斋深树夏阴清,零落空馀三两声。

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忆昨乱啼无远近,晴宫晓色偏相引。

送暖初随柳色来,辞芳暗逐花枝尽。

歌残莺,歌残莺,悠然万感生。

谢朓羁怀方一听,何郎闲吟本多情。

乃知众鸟非俦比,暮噪晨鸣倦人耳。

共爱奇音那可亲,年年出谷待新春。

此时断绝为君惜,明日玄蝉催发白。

(0)

送太易上人赴东洛

遥见登山处,青芜雪后春。

云深岳庙火,寺宿洛阳人。

饵药将斋折,唯诗与道亲。

凡经几回别,麈尾不离身。

(0)

过钱员外

为郎头已白,迹向市朝稀。

移病居荒宅,安贫著败衣。

野园随客醉,雪寺伴僧归。

自说东峰下,松萝满故扉。

(0)

新节

转悲新岁重于山,不似轻鸥肯复还。

朱绂纵教金印换,青云未胜白头闲。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