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温毅夫还山》
《送温毅夫还山》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寻常惜别到今非,反袂翻无涕可挥。

下国未闻桑实美,故山谁信蕨芽肥。

鸿毛生死听时论,燕羽差池大归

去与遗民谈野史,一亭宛在雪初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大归(dà guī)的意思:指事物回归原状,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反袂(fǎn mèi)的意思:指朋友、兄弟情义深厚,相互支持,同心协力。

故山(gù shān)的意思:指离开家乡、远离故乡的感受,也可以用来形容思乡之情。

鸿毛(hóng má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到极致,比喻微不足道。

桑实(sāng shí)的意思:真实可靠,坚实可信。

时论(shí lùn)的意思:指时事评论、时局评述。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下国(xià guó)的意思:指较差的国家或地位低下的国家。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曾习经的《送温毅夫还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感慨。首句“寻常惜别到今非”,以寻常离别之情感起,却道出今日别离的格外沉重,暗示了友情深厚和别离的不寻常性。

“反袂翻无涕可挥”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尽管心中悲痛,却已无泪可流的场景,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的哀伤至极。接着,“下国未闻桑实美,故山谁信蕨芽肥”借景抒情,以未见故乡桑实的丰收和对故山蕨芽肥美的怀念,寄托了对友人归乡的期望和对家乡的思念。

“鸿毛生死听时论,燕羽差池赋大归”运用比喻,将友人的归乡比作鸿雁听从时令而迁徙,暗示友人此行是顺应命运的选择。而“燕羽差池”则描绘了燕子成群归巢的画面,寓言友人归乡的团聚之情。

最后两句“去与遗民谈野史,一亭宛在雪初飞”,写友人离去后,诗人想象他在与乡亲们分享野史的场景,而自己则在雪初飞的季节里,望着那熟悉的亭子,心中充满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友情内涵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掌中华教育全权,学界辟荆榛,不世勋名,史册增辉千载后;

临东粤裁成多士,公门盛桃李,于今追悼,輶轩犹忆十年前。

(0)

挽张百熙联

文与行信忠,泗水渊源同教化;

达尊爵齿德,长沙遗疏足仪型。

(0)

挽张百熙联

筦交通总枢,拓中原七千年,荡平盛轨;

揭文明覆幕,作东洋廿世纪,教育大家。

(0)

挽张百熙联

放二十纪绝大光明,起点思公,我国学人同一哭;

留亿万年特别纪念,合群范像,长沙遗爱足千秋。

(0)

挽陈隅庭联

家世陈仲弓,循吏儒林,颖水一门堪合传;

才名苏明允,文章政事,眉山诸子尽多才。

(0)

同治万寿某节署灯联

必国步艰难,始天地出非常之主;

及治功宏济,乃子孙承罔极之休。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