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起》
《晨起》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衣润熏笼暖,灯残漏箭长。

鸣鸡带窗月,立马怯庭霜。

病骨阴晴觉,官身早夜忙。

火城那复梦,愁绝尘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病骨(bìng gǔ)的意思:指人体某个部位的病变,比喻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腐败或疾病。

残漏(cán lòu)的意思:指残缺不全、不完整。

尘香(chén xiāng)的意思:指尘埃飞扬时所散发出来的香气,比喻事物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内含的价值却很高。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官身(guān shēn)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身份。

火城(huǒ chéng)的意思:指固若金汤、坚不可破的城堡或防线。

立马(lì mǎ)的意思:立即、马上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软尘(ruǎn chén)的意思:软尘指的是人或物因长期不接触阳光、风雨而变得柔软脆弱、容易破损的状态。比喻人或物失去锻炼、变得懦弱无能。

熏笼(xūn lóng)的意思:比喻受到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阴晴(yīn qíng)的意思:指天空阴沉或晴朗的变化。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境况时好时坏。

早夜(zǎo yè)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早晚、长久、一生、终身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晨起》,描绘了清晨起床后的景象和个人心境。首句“衣润熏笼暖”,写出了被子经过熏香后温暖舒适的感觉,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睡眠的惬意。次句“灯残漏箭长”则通过描绘残灯和滴答的漏壶声,暗示时间已至黎明,夜色将尽。

“鸣鸡带窗月”,形象地描绘出鸡鸣声穿透窗户,与窗外未消的月光交织,展现了清晨的交替时刻。接下来,“立马怯庭霜”表达了诗人起身时对寒冷庭院中霜气的畏惧,透露出身体状况不佳和对工作的担忧。

“病骨阴晴觉”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健康状况,即使在这样的清晨,他也能感受到身体的每一分变化。而“官身早夜忙”则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的忙碌生活,无论昼夜都不得闲暇。

最后两句“火城那复梦,愁绝软尘香”,“火城”可能指的是都市或朝廷,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其中,难以再有宁静的梦境,只能沉浸在世俗的忧虑和忙碌之中,连梦中都充满了尘世的烦恼和香气(可能指官场的权谋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清晨的日常生活,流露出对健康和清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竹间见梅

霜雪俱怜节操奇,碧鲜红润两相宜。

渭滨初种谩千亩,陇上寄来惟一枝。

酸实不供饥凤啄,暗香翻许此君知。

佳人零落空山久,况是天寒日暮时。

(0)

山行

日出过山头,日入宿山下。

我行山亦行,隐隐似奔马。

朝昏山送迎,山意自倾写。

借问征途间,谁如此山者。

(0)

卖花声·其二闺思

愁捻断钗金。远信沈沈。秦筝调怨不成音。

郎马不知何处也,楼外春深。好梦已难寻。

夜夜馀衾。目穷千里正伤心。

记得当初郎去路,绿树阴阴。

(0)

次韵张伯子饷柑

儒官窗户寒,恇怯日出光。

独冷不可耐,大杓倾鹅黄。

洞庭隔烟波,忽惊风露香。

开门问谁与,知君念荒凉。

芳包照盘新,硬句摩天扬。

山中千头奴,丹黄丽秋阳。

骚人巧采摘,灿灿简册方。

君诗追古作,语壮韵转彊。

属和郢中人,凋零不成行。

临风咏玉台,噀雾开蜜房。

殷勤此珍馈,玩味愧莫当。

但酌潘公醽,一举累十觞。

(0)

再次韵一首

催花腰鼓彻凉州,午枕惊回蚁梦侯。

赖有江山馀古意,可教诗酒负春游。

登亭举酒休论晋,借箸成功合继留。

慷慨浩歌风日暖,万山佳处接吴头。

(0)

秋夜感兴寄吴顺之

耿耿不成寐,楚乡经暮秋。

故人遥海峤,寒月满江楼。

闭户生苍藓,安闲到白头。

如何太平日,独不出汀洲。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