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园中柏树在雨后生长的情景,以及其坚韧不拔的品质。首句“移根曾宿雨”,生动地展现了柏树在雨水滋润下,根系深深扎入土壤的情景,仿佛是经历了夜雨的洗礼,更加稳固。次句“舒干渐如铜”,形象地描述了柏树枝干在雨水的滋养下逐渐变得坚韧,如同铜铸一般,展现出其生命力的顽强。
后两句“试问风霜操,终齐十八公”,则进一步揭示了柏树面对自然界的风霜考验时,依然保持坚贞不屈的精神状态,与古代传说中的“十八公”相媲美。“十八公”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松树,象征着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将柏树与“十八公”相提并论,诗人表达了对柏树坚韧品格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柏树生长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高洁品德的深刻思考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张先辈见寄二首
去国离群掷岁华,病容憔悴愧丹砂。
溪连舍下衣长润,山带城边日易斜。
几处垂钩依野岸,有时披褐到邻家。
故人书札频相慰,谁道西京道路赊。
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
野日苍茫悲鵩舍,水风阴湿弊貂裘。
鸡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
梦游三首
魂梦悠扬不奈何,夜来还在故人家。
香蒙蜡烛时时暗,户映屏风故故斜。
檀的慢调银字管,云鬟低缀折枝花。
天明又作人间别,洞口春深道路赊。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蘸甲递觞纤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南国佳人字玉儿,芙蓉双脸远山眉。
仙郎有约长相忆,阿母何猜不得知。
梦里行云还倏忽,暗中携手乍疑迟。
因思别后闲窗下,织得回文几首诗。
和太常萧少卿近郊马上偶吟
田园经雨绿分畦,飞盖闲行九里堤。
拂袖清风尘不起,满川芳草路如迷。
林开始觉晴天迥,潮上初惊浦岸齐。
怪得仙郎诗句好,断霞残照远山西。
和萧少卿见庆新居
湘浦怀沙已不疑,京城赐第岂前期。
鼓声到晚知坊远,山色来多与静宜。
簪屦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新诗问我偏饶思,还念鹪鹩得一枝。
自题山亭三首
簪组非无累,园林未是归。
世喧长不到,何必故山薇。
小舫行乘月,高斋卧看山。
退公聊自足,争敢望长闲。
跂石仍临水,披襟复挂冠。
机心忘未得,棋局与鱼竿。
印秀才至舒州见寻,别后寄诗依韵和
羁游白社身虽屈,高步辞场道不卑。
投分共为知我者,相寻多愧谪居时。
离怀耿耿年来梦,厚意勤勤别后诗。
今日溪边正相忆,雪晴山秀柳丝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