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穿凿(chuān záo)的意思:指为了证明或辩解自己的观点而刻意曲解事实或引用不恰当的例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机巧(jī qiǎo)的意思:机智灵巧,善于巧妙应对问题或处理事情。
佳作(jiā zuò)的意思:指优秀的作品,特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杰作。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康乐(kāng lè)的意思:指心情愉快、舒畅。
寥廓(liáo kuò)的意思:形容空旷、辽阔。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潘子(pān zǐ)的意思:潘子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人们因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的情况。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世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世间的事情、事物。
石窗(shí chuāng)的意思:指窗户的框架,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结构。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脱略(tuō lüè)的意思:脱离束缚,摆脱困扰。
谢康(xiè kāng)的意思:指感谢医生的恩德,表达对医生的感激之情。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云幄(yún wò)的意思:云幄指云彩遮蔽天空,形容云层密布,看不见天空。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谢康乐(xiè kāng lè)的意思:感谢和庆贺别人的快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林生活画卷。诗人以“石窗兀太虚,四顾蔽云幄”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世隔绝、云雾缭绕的神秘世界之中。接着,“朝看爽气浮,暮送红日落”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昼夜更替,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时间的流转。
“主人宅是间,结茅侣猿鹤”则点明了居住于此的主人选择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方式,与猿鹤为友,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平生丘壑姿,肯内谢康乐”一句,借用了谢灵运(字康乐)的典故,表达了主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客有子潘子,登临富佳作”引出了一位名为“子潘子”的客人,他与主人一同欣赏这壮丽的山景,共同创作出美妙的作品。通过“笔发天地秘,灵光动寥廓”两句,诗人赞美了子潘子的才华横溢,他的笔触仿佛能触及天地的秘密,激发了宇宙间的灵光,使整个空间都为之震动。
最后,“长谣万峰顶,世事俱脱略”描述了子潘子在万峰之巅长啸吟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世俗之事的超脱与放旷。而“回头睨俗士,机巧费穿凿”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子潘子与世俗之人的不同,后者在机巧与算计中挣扎,而前者则在自然与艺术的纯粹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隐逸生活以及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超越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结客少年场,骅骝从驌驦。
斗鸡横大首,错骑卷平冈。
婚姻联卫霍,宾客纷金张。
报仇通姓字,排难匿行藏。
功名看宝剑,富贵珥貂璫。
逸气凌秋鹗,清才负锦囊。
诙谐惊四坐,议论骇诸郎。
日暮平康里,花阴醉满床。
空城雀二首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饥。
鼯鼠啼林端,豺虎夹路垂。
蒿间黄雀语黄口,吞声切莫图高栖。
汝不见当年连云宫馆散烟燎,歌台夹室今狐狸。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复改,今人始觉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为远,更望谁家门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