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红墙:指代古代皇宫或寺庙的外墙,红色象征庄重。
半旧:表示墙壁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但并未完全磨损。
粉墙:指新建的白色墙壁,与红墙形成对比。
泥塑:用泥土塑造的人物形象。
金涂:用金色涂料装饰的人物形象。
各有神:形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各有特色。
僧道:指僧侣和道士,泛指宗教人士。
不须:不必。
閒计较:无谓的比较或争论。
等为:同样作为。
和靖:这里可能指的是宋代诗人林逋,号和靖先生。
守坟人:指守护墓地的人,这里暗指和靖的墓地。
- 翻译
- 红色的墙壁有些陈旧,白色的墙壁却崭新如初。
泥土塑造的人物和金色涂装的各具神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和道教并存的景象。"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不同颜色的寺庙墙壁以及精美的泥塑和金饰艺术品,每一件都散发出独特的灵性。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建筑物的外观,还暗示了其中蕴含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两句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境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明,无论是佛教僧侣还是道教修士,他们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守护着这些神圣的地方。这里的“閒计较”指的是无关紧要的比较和争辩,而“等为和靖守坟人”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宗教和谐共存、超然物外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建筑美与宗教氛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宗教之地的敬仰,以及对于不同信仰和平共处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应天长.除夕守岁,与家人话歌乐山旧事
香篝续火,轻障护风,萧条暮景相逼。
漫对胶牙饧热,惊心又除夕。巴山夜,堪细忆。
听暗雨、做成檐滴。病中话、国恨乡愁,几载偷息。
谁道竟生还,料理琴书,人事异今昔。
炫转射帘灯烛,全家共筵席。杯行缓,歌韵窄。
待坐守、漏残窗白。便从此、整顿韶华,吟遍春色。
永遇乐.和东坡韵
离别经秋,此心长怨,迢递天水。
暗数狂悰,有时梦见,门掩金张里。
谁知窗下,寒梅破萼,有分共伊一醉。
兰釭畔、分明照影,转怜恍然如寐。
签鸣漏促,悤悤难尽,当日万千情意。
斑湿筠笺,香销钿合,惟贮盈盈泪。
霜风飞剪,征车催去,替把绣茸亲被。
自今后,悲欢几度,更烦细记。
金缕曲·其二芸巢病起,赋此柬之
未是师种放。更休休、松风满听,山中宰相。
兴到试拈如神笔,悟入渡河香象。
正不免、高丘怅望。
小示维摩居士疾,要众生、与我俱无恙。
閒问讯,药苗长。休嫌枯木形骸样。
总不消、嵇生高论,道机能养。
说到补天填海事,泽雉依然神王。
问何日、三光重朗。
半醉每依南斗看,酒波中、那得西风荡。
愁尽扫,抵千酿。
醉蓬莱.寿词
望南云似盖,簇翠萱丛,亭亭堂北。
家庆屏开,㬉琼枝瑶席。
东海桑柔,南阳菊滟,万景澄秋夕。
寸草心情,瓣香亲拜,明星南极。
粉署仙郎,彩帆归去,桑浦山前,版舆登历。
乐府新声,下青鸾仙翼。
缥桂香浓,仙厨麟脯,有麻姑亲擘。
一曲陔兰,传觞遥羡,陶家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