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七》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只言人迹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来路(lái l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不明确或者不能确定。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无来(wú lái)的意思:没有来源,没有根据

一重一掩(yī chóng yī yǎn)的意思:形容事物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深刻的内涵。

注释
上竺:指上竺寺,位于杭州西湖边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复深:层层叠叠,非常深远。
翠云衿:形容青翠的山峰如同穿着绿色的衣襟。
只言:原以为。
人迹无来路:没有人烟的道路。
动地:震撼大地。
钟声:寺庙中的钟声。
梵音:佛教诵经或祈祷的声音。
翻译
上竺山的峰峦深深又深深,一层层遮掩在青翠的云雾之中。
原以为这里人迹罕至没有道路,却传来震撼大地的钟声和梵唱的声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与佛教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上竺诸峰深复深,一重一掩翠云衿。” 这两句用“上竺”指代高耸的山峰,“诸峰”则强调其众多和连绵,通过对比“深”字的反复使用,以及“一掩”和“翠云衿”的形象描绘,传达出山势层叠、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观。同时,“翠云衿”也隐含了自然之美与神秘的色彩。

“只言人迹无来路,动地钟声与梵音。” 这两句则转向描写诗人所处环境的人文氛围。“人迹无来路”表达了一种偏远与孤寂,也隐喻了世间纷扰的淡化;“动地钟声与梵音”则是对佛寺中常见声音的描绘,“动地”形容钟声之大,足以震撼心灵,“梵音”即佛教中的念经声,这些声音共同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宗教氛围。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山水与佛教生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美丽又神圣的世界,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精神的净化。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初春书怀七首·其一

六十馀年慕古人,即今方近葛天民。

见人各是元非恕,遇事皆安岂怨贫。

小圃锄耰聊过日,扁舟烟雨尚关身。

出门未觉龙钟在,禹庙兰亭又见春。

(0)

曳杖

曳杖寄彷徉,徐行转曲廊。

病知贪酒害,老悔爱花狂。

庭树云收影,帘旌雨浥香。

悠然有佳处,物我两相忘。

(0)

锦帐春.席上和杜叔高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

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

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

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0)

玉楼春

有无一理谁差别。乐令区区浑未达。

事言无处未尝无,试把所无凭理说。

伯夷饥采西山蕨。何异捣齑餐杵铁。

仲尼去卫又之陈,此是乘车入鼠穴。

(0)

水龙吟·其五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0)

和赵茂嘉郎中赋梅

空谷春迟懒却梅,年年不肯犯寒开。

怕看零落雁先去,欲伴孤高人未来。

解后平生惟酒可,风流抵死要诗催。

更怜雪屋君家树,三十年来手自栽。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