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寺在岩中,行唯一径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柏 岩 寺 唐 /冷 朝 阳 幽 寺 在 岩 中 ,行 唯 一 径 通 。客 吟 孤 峤 月 ,蝉 噪 数 枝 风 。秋 色 生 苔 砌 ,泉 声 入 梵 宫 。吾 师 修 道 处 ,不 与 世 间 同 。
- 注释
- 幽寺:隐蔽的寺庙。
岩中:山岩之中。
行唯:只有行走。
一径:一条小路。
客吟:游客吟诗。
孤峤月:孤岛上的月色。
蝉噪:蝉的叫声。
数枝风:风中摇曳的树枝。
秋色:秋天的景色。
生苔砌:长满青苔的台阶。
泉声:泉水的声音。
梵宫:佛寺、寺庙。
吾师:我的师父。
修道处:修行的地点。
世间:世俗社会。
同:相同。
- 翻译
- 偏僻的寺庙坐落在山岩之中,前行只有一条小路相通。
访客在孤岛上吟诵着月色,蝉鸣在几枝树间随风荡漾。
秋天的景色让长满青苔的石阶更显生动,泉水的声音回响在佛寺殿堂。
我的师父修行的地方,与世俗的世界截然不同。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庙风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世俗隔绝、追求心灵寄托的愿望。
“幽寺在岩中,行唯一径通”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一个隐秘的寺庙深藏于岩石之中,只有一条小路可以到达,这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客吟孤峤月,蝉噪数枝风”写的是旅人在夜晚的山寺里吟咏月亮,而蟋蟀则在几根树枝上发出了声音。这里通过月亮和蟋蟀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调。
“秋色生苔砌,泉声入梵宫”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其中“秋色生苔砌”意味着岩石上的苔藓在秋季显得更加鲜明,而“泉声入梵宫”则是说清澈的泉水声音传进了寺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吾师修道处,不与世间同”表达了诗人对其师父在此地修行的赞美之情,以及这种精神追求与世俗生活的不同。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心灵寄托和精神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锡山望太湖
登眺有馀兴,回策跻东峰。
窈窕越深谷,入林更几重。
濯垢沐寒泉,披襟涤尘容。
神飙自远至,吹挟万壑松。
茫茫具区出,空阔澄心胸。
波上见林屋,云气成白龙。
排虚望八极,六合一蚁封。
□然啸鸾凤,手摘青芙蓉。
岩栖倘有人,税驾欣相从。
春日二董一陆见访
凿□谢轮鞅,日晏栉未理。
既鲜宾从驩,跌宕惟文史。
縄枢款谁欤,启阖见三子。
晨光映巾帻,藻论溢唇齿。
怀袖出素书,摛词烂何绮。
大雅曰沦丧,吾衰亦久矣。
愧无要眇言,可以詶彼美。
朱凤在岩阿,文麟布仁趾。
吐节叶宫商,含徽激流徵。
神解谅有属,宁虞孤弦毁。
阳春再三叹,清吹为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