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其八风前》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其八风前》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打头二十四番信,吹透天香雪里枝。

总被诗人收拾去,封姨正自未能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打头(dǎ tóu)的意思:指在一系列事物或行动中,排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

封姨(fēng yí)的意思:指被封为皇帝的嫡母或继母。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四番(sì fān)的意思:四次;多次

天香(t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香雪(xiāng xuě)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行为正直,像香气和雪一样纯洁无瑕。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注释
头:二十四番信。
天香:形容香气浓郁如天香。
雪里枝:雪花覆盖的树枝,描绘出冬日景象。
诗人:文学创作者,此处指写诗的人。
收拾去:收集、描绘。
封姨:古代传说中的花神,掌管花开。
未能知:不知道,未察觉。
翻译
二十四番花信风开始吹起,穿透了天香般的雪花覆盖的树枝。
这些美景总是被诗人收入诗篇,而花神封姨自己却未必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代弟茝咏梅画十景(其八)风前》,描绘的是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的梅花。"打头二十四番信"指的是春风吹过,带来了二十四种花期的讯息,而梅花作为春天最早开放的花卉,象征着报春使者。"吹透天香雪里枝"形象地写出梅花在雪中绽放,香气四溢的场景,犹如天香从洁白的雪花中穿透出来。

"总被诗人收拾去"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认为它常常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被赋予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封姨正自未能知"则以封姨(古代对梅花的别称)自况,暗示即使梅花之美被众多诗人所歌颂,但仍有未被充分发掘之处,留有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诗意,以及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张公洞下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

(0)

新建双门奉呈知府郎中

巍雉云丛十万家,台门新筑更豪华。

春笼碧瓦浮佳气,日上朱栏夺绛霞。

众水回环来卫府,千峰朝挹自排衙。

吾州形胜今如此,文物彬彬正可嘉。

(0)

峨眉亭

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监影间。

终日含颦缘底事,祗应长对望夫山。

(0)

马融绛帐台

汉守曾为绛帐师,升堂高弟许抠衣。

传经无复当时事,只有沙禽自在飞。

(0)

登徐州城楼

彭城楼上望,旷然今古怀。

山形东负岱,河势下通淮。

白鸟孤云并,荒烟万木排。

吾观兹有得,兴欲拍洪厓。

(0)

送蔡景繁赴淮南运使

新堤洛水东风峭,下入长淮春浩渺。

淮南使者蓬莱仙,叠鼓鸣铙画船晓。

旦时契阔慕声名,晚岁绸缪亲纻缟。

磨铅并直登瀛州,对案同厅佐京兆。

青蒿长松惭异质,流水高山喜同调。

虽当倥偬喧嚣中,不废樽罍与吟啸。

岁月扑面来纷纷,冠盖送客声扰扰。

北园去岁赋红梅,南浦今春歌碧草。

黄金龙节使光华,白面书生才缥缈。

世高台阁与省府,偏历从容誉清劭。

投虚馀刃无足为,澄清百城付谈笑。

时行有命又有义,所遇何多亦何少。

未应刻意怀轩裳,知有高情在鱼鸟。

黄鹄千岁凌长风,奈此沙边老鸧鸨。

朝廷羽仪重人物,行闻追锋赐严召。

玉音寄我其无忘,时有归鸿下云表。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