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将 离 蓝 田 同 王 辟 太 博 饮 于 王 氏 亭 联 成 二 韵 宋 /魏 野 白 鹿 原 东 滻 水 西 ,杨 花 漠 漠 草 萋 萋 。那 堪 对 此 还 醒 别 ,况 是 醍 醐 鸟 正 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鹿(bái lù)的意思:指白色的鹿,比喻稀罕的珍品或难得的事物。
还醒(hái xǐng)的意思:指人从睡眠中醒来或从昏迷中恢复意识。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白鹿原(bái lù yuá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个地方的原始状态,还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改变。
- 注释
- 白鹿原:地名,古代的一个地区。
浐水:古代河流名,在今陕西省境内。
杨花:柳絮,春天飘落的白色绒毛状花序。
漠漠:形容杨花纷飞的样子。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醒别:醒来时分别,指离别时刻。
醍醐:佛教中指从乳中提炼出的精华,比喻高洁的智慧或教诲。
鸟正啼:鸟儿正在鸣叫。
- 翻译
- 在白鹿原的东边,浐水的西岸,
漫天飞舞着杨花,草地一片茂盛。
- 鉴赏
诗中“白鹿原东浐水西,杨花漠漠草萋萋”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白鹿原,即是古人笔下常见的仙境之地,这里以其命名的地理标志,显得格外清新脱俗。而“东浐水西”,则是在描写这一地域内流淌着的一条清澈河流,它的存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至于“杨花漠漠草萋萋”中的“杨花”,通常指柳絮,春天随风飘扬,遥望去仿佛一片轻纱笼罩着大地,而“草萋萋”则表现了野草蓬勃的景象,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反映出一个悠闲自在的情怀。
接着,“那堪对此还醒别,况是醍醐鸟正啼。”两句则转向了内心情感的抒发。“那堪”一词用得颇为沉痛,意味着诗人面对这般景致,又怎能忍心离去。这里的“醒别”,即是清醒地面对分别的无奈。而“况是醍醐鸟正啼”的描述,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醍醐”指的是美酒,而以此比喻诗人与友人的相聚时光,宛如佳酿一般令人沉醉。至于“鸟正啼”,则是说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即便是鸟儿也似乎在为他们的欢聚和歌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情感波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美酒和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
西岘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
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万壑千岩双不借,轻风细浪一夫须。
来书便当催诗雨,雪后灯前卷复舒。
雪小霁顺风过谢阳湖
都梁三日雪没屋,小船行水如行陆。
山阳一朝帆遇风,大船行水如行空。
昨来牵夫冻得泣,买芦燎衣芦自湿。
朝来牵夫皆上船,收缆脱巾篷底眠。
楼船忽然生两翼,横飞直过阳侯国。
千村一抹片子时,四岸人家眼中失。
似闻咫尺是杨州,更数宝应兼高邮。
青天万里当径度,不堪回首都梁路。
寄题邹有常爱莲亭
道乡先生有族子,卜筑富川弄江水。
更穿两沼磨碧铜,分种芙蕖了秋事。
一沼花白一沼红,新亭恰当红白中。
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是濂溪风。
送钱文季佥判
东海珠胎清庙珍,璧水秀孝第一人。
胡为俯首莲泛渌,如有用我试治民。
古来幕中要婉画,君乃不肯作此客。
囊箧细碎吾不能,玉壶清冰朱丝直。
梅花雪片迎新年,送君抟风上九天。
凤池鸡树只咫尺,致君尧舜更努力。
送王子林节推之官融水
桂岭梅花欲争发,融水幕宾来访别。
可怜疋马犯霜风,吟遍梅花更吟雪。
我如病蚕已三眠,作茧不就黏壁乾。
君如云表秋健鹘,政好抟扶整羽翰。
中书落笔看给札,归时过我聊投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