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外界事物的淡然态度。
首句“一室无尘静有馀”,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一个“无尘”的居室,不仅映射出物理空间的洁净,更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这里的“静有馀”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并非空洞乏味,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宁静之美。
次句“清风频度小窗虚”,将自然界的清新之气引入室内,通过“清风”与“小窗”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既外在又内在的和谐氛围。这里的“频度”不仅描绘了清风的频繁吹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节奏,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
第三句“韦编读罢心如水”,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状态。通过阅读书籍(韦编,指编连竹简的皮绳),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如同平静的水面一般,没有一丝波澜。这里不仅赞美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力量,更表达了通过阅读达到内心平静的境界,体现了读书修身的意义。
最后一句“闲看浮云自卷舒”,以“浮云”为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淡然态度。在闲适的状态下,诗人观察着云朵的自由变化,无论是卷起还是舒展,都与他内心的平静相契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宁静与和谐的室内场景,以及诗人通过阅读与观察自然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内心平和、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解城条山
万仞云根泉,清泠濯我足。
森森沧爪甲,凛凛寒肌肉。
来初自试探,坐久频舒缩。
触开浪花白,踏破苔衣绿。
肺腑亦清泠,形影相照烛。
忽罢避游鱼,未归妨渴鹿。
惧浊远泥沙,就阴怜草木。
浸润易调畅,狎玩难羁束。
欲伐我未能,先起人何速。
此会高且闲,愿继渔父躅。
送李殿院移镇淮阳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
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
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
犹赖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咏竹杯珓子
谁知破筠根,还同一气分。
吉凶终在我,翻覆谩劳君。
酒欲祈先酹,香临掷更焚。
吾尝学丘祷,懒把祝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