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
脱病欲归归便得,花家鱼港自烟蓑。
笔头(bǐ tóu)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法时的笔尖或笔锋。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传讹(chuán é)的意思:传播谣言、散布谣言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浮利(fú lì)的意思:指不实在的利益,表面上看起来有利,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价值。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马伏(mǎ fú)的意思:指原本傲视群众、威风凛凛的人或事物,突然间卑躬屈膝,顺从低下。
樵歌(qiáo gē)的意思:指在山林中劳作的樵夫唱歌,比喻在艰苦环境下保持乐观心态,用歌声激励自己。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薏苡(yì yǐ)的意思:薏苡是指一种古老的谷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的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漫兴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泊名利的生活画面。首句“浮名浮利有传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纷争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虚名浮利常常被误解或夸大。接着,“薏苡囊疑马伏波”引用典故,暗示自己并未因小事而受到牵连,如同马援被误传的薏苡明珠事件,表明自己的清白。
“镜里鬓毛谙世故”写诗人经历世事,镜中的白发见证了他的人生沧桑,但并未因此变得世故圆滑。诗人以“笔头诗句答樵歌”表达自己在闲暇时以诗文与山野樵夫交流,生活简单而富有诗意。
“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描绘了自然景色,寒风吹过光秃的树林,月光照亮空旷的江面,夜晚的江浪声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两句“脱病欲归归便得,花家鱼港自烟蓑”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疾病的困扰,回归自然的愿望,想象自己在花家鱼港过着渔夫般的生活,披着烟雨蓑衣,自在逍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旧学纷无几,幽怀断复寻。
苍茫万机论,零落九州箴。
枉嗜韦编读,犹依槁简吟。
时无袁伯业,孤陋任年侵。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
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
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
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