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花径(huā jìng)的意思:指花园中的小径,也用来比喻短暂的快乐或美好时光。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马客(mǎ kè)的意思:指马车上的客人,比喻受人招待的客人。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移家(yí jiā)的意思:搬迁家庭住所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车马客(chē mǎ kè)的意思:指经常乘坐车马旅行的人,也用来形容经常奔波劳累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迁居至瀼西后,对新居环境的喜爱之情。首句“为爱林塘好”,直接点明了诗人之所以选择移居此地的原因,是因为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接着,“移家向瀼西”则具体说明了迁移的目的地。
“半生乌绕树,一旦燕衔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描述了过去的生活状态——乌鸦围绕着树木飞翔,象征着过去的岁月和生活;后一句则描绘了现在的情景——燕子衔泥筑巢,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希望。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花径偏宜曲,茅堂不厌低。”进一步展现了新居的环境特点。曲径通幽,暗示了居住地的环境清幽雅致;而“不厌低”的茅堂,则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态度。
最后,“犹烦车马客,时复问幽栖。”表达了诗人虽已隐居,但仍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这既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简朴的生活转变,以及在新环境中找到的宁静与满足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其二舟次皋亭
胭脂染出相思稿,轻帆画中留住。
锦湿山屏,绡明水槛,红得溪桥无路。天生艳土。
倒万斛流霞,醉伊鸥鹭。
便是仙源,不须重问旧渔父。
湔裙时节过了,正疏疏密密,摇飏烟缕。
唾晕堪怜,啼痕似别,全仗轻阴调护。春心自苦。
莫认作寻常,妒花风雨。有约重来,美人休怨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