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同万里,半夜失千岩。
征马寒踪印,饥鸱冻吻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㯝的《雪》,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的寂寥与旅途的艰辛。首句“不是春风柳,因何絮客衫”以反问的方式,将雪比喻为春柳之絮,轻盈地落在行人的衣衫上,暗示了飘雪的季节转换和旅人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一云同万里,半夜失千岩”,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雪覆盖下的广阔天地,仿佛连绵的云朵与千里江山融为一体,而黑夜中原本熟悉的山峦也变得难以辨识,隐含了旅途的迷茫与遥远。
“征马寒踪印,饥鸱冻吻缄”进一步刻画了严寒环境中的细节,行者的马蹄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印记,而饥饿的猫头鹰因严寒而紧闭喙,这些生动的意象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
最后两句“江心一片白,知有莫归帆”,以江面的皑皑白雪和远方模糊的孤帆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对归期未卜的担忧,以一片白色象征着期待与迷茫。
整体来看,赵希㯝的《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秋意散人怀,复当芳月上。
银河泻灏空,影入波中漾。
破暝凌水烟,载酒坐小舫。
劝酬亦云清,何况发高唱。
互答总萧森,微籁敲细浪。
响落林木间,飒然生远况。
名胜即天开,终以人而畅。
墩著谢家安,楼仍庾氏亮。
灵迹定有因,斯言当不妄。
若称是亦湖,睇景忽超旷。
分韵和新诗,诗成兴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