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杂歌八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胡马(hú mǎ)的意思:指匈奴的马,也用来比喻野蛮而难以控制的人或事物。
降城(jiàng chéng)的意思:指攻克敌方的城池,使其投降或被占领。
漠南(mò nán)的意思:对南方地区漠视、冷落。
漠北(mò běi)的意思:指远离中心地带、荒芜无人的北方地区。
受降(shòu xiáng)的意思:接受敌方投降或认输。
无壅(wú yōng)的意思:没有阻塞或堵塞的意思。
壅城(yōng chéng)的意思:指江河湖泊因沙土淤积或河道狭窄而水流不畅的情况。也用来形容事物积压、阻塞的状态。
受降城(shòu xiáng chéng)的意思:指接受敌方投降的城市或地点。
- 翻译
- 在三受降城中没有多余的防御工事,敌人来袭时,我们杀光他们才返回营地。
无论是漠南还是漠北,都安静得像被清扫过一样,夜晚连敌人的马蹄声都听不到。
- 注释
- 三受降城:古代边防重镇,这里指特定的军事据点。
壅城:防御工事众多的城市。
贼:敌人,指入侵者。
始还营:开始返回营地。
漠南漠北:指广阔的北方沙漠地区。
静如扫:形容极其寂静,如同被扫过一般。
胡马:指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代指敌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军中杂歌八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战后的场景,"三受降城无壅城"暗示了敌人的溃败和城池的轻易收复,"贼来杀尽始还营"展现了军队的果断与胜利者的姿态。接下来的两句"漠南漠北静如扫,清夜不闻胡马声"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安宁,连夜晚都寂静无声,没有了敌人的踪迹。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传达出战争结束后的平静与胜利的喜悦,以及对边疆安定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