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错城》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司马错城》由宋代诗人陶弼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与神话,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北设长城陷虏尘”,借用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历史典故,暗指古代为了抵御外敌而进行的艰苦劳役,同时也隐含了劳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这里的“陷虏尘”既指抵御外敌的胜利,也暗喻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次句“更来劳役武陵民”,直接点明了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遭遇,他们不仅要承受修筑长城的重负,还要承担更多不必要的劳役,体现了古代社会中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
后两句“我疑洞里栽桃者,便是当时版筑人”,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桃花源故事,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想象那些在洞中种植桃树的人,或许正是当年参与筑城的劳工。这里通过将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他们不为人知的贡献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轮回和人类文明的延续,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酸与坚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