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事(bù shì)的意思:不愿意做事或不肯努力工作。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枯藤(kū téng)的意思:指人老迈、衰弱无力的状态,也用来比喻事物衰败、没落。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石棱(shí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棱角分明,坚硬而锋利。
宿草(sù cǎo)的意思:指长期生活在某个地方或依赖某个地方的人。
斜照(xié zhào)的意思:指太阳斜照的光线,比喻事物的光辉已经衰落,或者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依凭(yī píng)的意思:依靠、依赖
猿饮(yuán yǐn)的意思:指野猴子喝水的样子,形容喝水时姿态不雅观。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 注释
- 杖策:杖子和拐杖。
元:本来。
依凭:依靠。
斜照:斜阳。
穿:穿透。
石棱:山石的边缘。
悲宿草:为过夜的草丛感到悲伤。
挂:挂在。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续灯:点燃佛灯。
- 翻译
- 登山时没有杖和拐杖,原本就不依赖任何辅助。
夕阳穿过树林洒下光影,行云遮挡了山石的棱角。
鸟儿悲鸣,哀悼过夜的草丛,猿猴饮水,挂在枯藤上。
这里曾有高僧居住,但现在又有谁来点燃佛灯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山者独自攀登妙觉山的场景,展现出一种独立坚韧的精神风貌。首句“登山无杖策,元不事依凭”表达了诗人不借助任何外物,仅凭自身力量攀登的决心。接下来的“斜照穿林影,行云碍石棱”通过光影和云雾的描绘,展现了山中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变幻,也暗示了路途的艰难。
“鸟啼悲宿草,猿饮挂枯藤”两句以鸟儿的哀鸣和猿猴攀援枯藤的生动画面,渲染出山中的孤寂与生机,寓言人生的坎坷与自然的无情。最后,“曾著高僧住,何人为续灯”以高僧昔日居住的遗迹,引出对后继者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禅意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传承精神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景的描绘,又蕴含哲理,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取向。胡仲弓作为宋代文人,通过此诗展示了他对生活和禅修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风十韵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
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
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
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
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