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抚州二首·其一》
《抚州二首·其一》全文
金 / 赵秉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萧寺风动刹竿,西城北斗栏干

一虫不响夜更静,片月高山已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金风(jīn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如黄金一般强大的风。

栏干(lán gà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不守规矩,缺乏原则。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刹竿(shā gān)的意思:指停止或中断某种活动或行为。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寺庙中的宁静与寒冷之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体悟。

首句“萧寺金风动刹竿”,以“萧寺”点明地点,暗示出古寺的肃穆与庄严。金风,即秋风,给人以凉爽而略带萧瑟的感觉,刹竿则是寺庙中的一种装饰物,随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神秘的氛围。

次句“西城北斗挂栏干”,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北斗七星在西城的上空悬挂于栏杆之上,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空间以深远和广阔。这里的“挂”字用得恰到好处,既形象地描绘了北斗星的位置,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永恒。

接着,“一虫不响夜更静”,通过反衬的手法,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一只虫子的沉默,使得整个夜晚显得更加安静,这种细微之处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夜的呼吸。

最后,“片月未高山已寒”,将视角再次拉回地面,一片孤零零的月亮挂在高山上,不仅照亮了山头,也带来了寒意。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月亮的明亮与高山的寒冷形成鲜明对照,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清冷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夜晚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独白。

作者介绍
赵秉文

赵秉文
朝代:金   字:周臣   号:闲闲居士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生辰:1159~1232

赵秉文(1159~1232)金代学者、书法家。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年称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猜你喜欢

白龙洞

洞门寂寂昼常阴,谁识行天济物心。

金翅影沉超永劫,玉毫光现契圆音。

滂沱普润三千界,叆叇浓兴一万寻。

天子六龙方在御,不应头角閟幽深。

(0)

瞻礼孔子吟

执卷何人不读书,能知性者又何如。

工居天下语言内,妙出世间绳墨馀。

陶冶有无天事业,权衡治乱帝功夫。

大哉赞易脩经意,料得生民以后无。

(0)

宿延秋庄

驱车入洛川,下马弄飞泉。

乍有云山乐,殊无朝市喧。

非唯快心志,自可忘形言。

借问尘中友,谁为得手先。

(0)

戏答友人吟

邵尧夫者是何人,岁岁春秋来谒君。

车小半年行一转,非如骏马走香尘。

(0)

训世孝弟诗十首·其十

子孝亲兮弟敬哥,丈夫休听室人唉。

眼前金帛毋嫌少,膝下儿孙不厌多。

但得家和贫也好,若教不义富如何。

王韩孝友垂青史,子孝亲兮弟敬哥。

(0)

代书谢王胜之学士寄莱石茶酒器

东山有石若琼玖,匠者追琢可盛酒。

君子得之惜不用,慇勤远寄林下叟。

林叟从来用瓦盏,惊惶不敢擎上手。

重诫儿童无损伤,缄藏复以待贤友。

未知贤友何时归,男子功名未成就。

朝廷先从忧者言,方今莫如二虏丑。

汉之六郡限辽西,唐之八州隔山后。

自馀瓜沙甘与凉,中原久而不能有。

奈何更饵以金帛,重困吾民犹掣肘。

若非堂上出奇兵,安得阃外拉馀朽。

直可逐去此曹辈,西出玉门北逾口。

城下狐狸既不存,路上豺狼自无走。

太阳烜赫耀天衢,氛妖接变匿尘垢。

功成不肯受上赏,印解黄金大于斗。

乞洛辞君出国门,归鞍暖拂天街柳。

千官如壁遮道留,仰面弄鞭不回首。

乡人夹路迎大尹,醉拥旌幢锦光溜。

下车拜墓还政馀,不访公门访亲旧。

始知此器用有时,吾当为君献眉寿。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