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人境庐杂诗·其六》
《人境庐杂诗·其六》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叶叶相击丛丛自鸣

萧萧传雨竟,摵摵误秋声

露湿寒蛩寂,枝摇暗鹊惊。

幢幢灯影暗,独坐微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幢幢(chuáng chuáng)的意思:形容众多高耸的建筑物或树木。

丛丛(cóng cóng)的意思:形容密集、纷纷扰扰的样子。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微明(wēi míng)的意思:微弱的光亮、微弱的明亮。

相击(xiāng j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对抗的力量相遇、相撞。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自鸣(zì míng)的意思:自我陶醉,对自己的成就感到非常满意和得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人境庐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的声音与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首句“叶叶蕉相击”以动植物的互动开始,蕉叶轻轻碰撞的声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暗示了一种微妙的动态平衡。接着,“丛丛竹自鸣”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竹子的自然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与前一句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萧萧传雨竟,摵摵误秋声”两句,将听觉与季节感结合,通过雨声和竹声的交织,不仅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也巧妙地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露湿寒蛩寂,枝摇暗鹊惊”则将焦点转向了更为细微的自然现象。露水沾湿了寒蛩(蟋蟀)的翅膀,使其陷入寂静;树枝轻轻摇晃,惊起了栖息的暗鹊。这两句通过对比寂静与惊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敏感。

最后,“幢幢灯影暗,独坐到微明”将视角转向室内,灯光在黑暗中摇曳不定,与室外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独自坐在室内,直到微光初现,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孤独与静思的意境,也暗示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话,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醴陵驿

绿水桥通县,门前柳已黄。

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

乍脱泥中滑,还嗟堠子长。

槠洲何日到,鼓枻上沧浪。

(0)

峰门岭遇雨泊梁山

穷乡谁与话悲酸,驻马看云强自宽。

酒力无端妨宿病,诗情不浅任尘官。

虎狼地僻炊烟晚,风雨天低夏木寒。

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角报平安。

(0)

题城山挂月堂壁

百叠烟鬟得眼明,坐来心迹喜双清。

秋阳满地西风起,犹有啼莺四五声。

(0)

望都

荒寺疏钟解客鞍,由山东畔白烟寒。

望都风土连唐县,翁媪排门带瘿看。

(0)

送常熟钱尉

姑苏台下水如蓝,天赐仙乡奉旨甘。

梅淡柳黄春不浅,王孙归思满江南。

(0)

批赵氏卷

汗牛试卷浩无涯,刬尽雷同别一家。

冰鉴不容心潦草,风檐宁复眼昏花。

嘉文似织鲛人组,健笔如轮虎士挝。

收拾真才报天子,此行端不负皇华。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