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笃(bìng dǔ)的意思:病情严重,病重。
寸斩(cùn zhǎn)的意思:指迅速而狠厉地斩杀敌人或对敌人进行痛击。
孤木(gū mù)的意思:指孤立无助的个体,没有依靠或支持。
国危(guó wēi)的意思:国家面临危险,国家危急。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明年(míng nián)的意思:明年指的是下一年,即即将到来的年份。
木绵(mù mián)的意思:指木头和棉花,比喻言辞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岂遽(qǐ jù)的意思:岂遽意为突然,忽然,表示事情来得很突然,没有准备。
少容(shǎo róng)的意思:少容意为不容忍、不容许,形容对错误、过失等不能容忍。
遂失(suì shī)的意思:指事物失去,无法挽回或找回。
台席(tái xí)的意思:指在重要场合上坐的位置,也可指在会议或活动中担任主席的职位。
微子(wēi zǐ)的意思:微小的子孙,指后代子孙稀少或衰微。
危亡(wēi wáng)的意思:面临危险和灭亡的境地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展布(zhǎn bù)的意思:展开、铺开
- 翻译
- 病情严重时离开官位,第二年就失去了襄阳。
年轻时的容貌公开显露,怎能立刻就导致国家灭亡。
这位老人如同殷商的微子,我们的君主类似周朝的偃王。
欺骗孤独的树木和绵鬼,即使被一点点砍伐又有什么妨害呢。
- 注释
- 病笃:病重。
辞:离开。
台席:官位。
明年:第二年。
遂:就。
失:失去。
少容:年轻的容貌。
公展布:公开显露。
岂遽:怎能立刻。
国危亡:国家灭亡。
此老:这位老人。
微子:殷商的贤臣。
吾君:我们的君主。
偃王:周朝的贤君。
欺:欺骗。
孤木绵鬼:孤独的树木和绵鬼(比喻国家或人民)。
寸斩:一点点砍伐。
何伤:有什么妨害。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挽词三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注和忧虑。
“病笃辞台席,明年遂失襄。”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朝廷的职位,而到第二年便永久地失去了返回故地的机会。这里的“台席”指的是官署或朝堂,“失襄”则意味着永远无法回到自己的本土。
“少容公展布,岂遽国危亡。”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即使是年轻有才华的人物(少容公)也难以在乱世中施展其才能,国家面临着危机和可能的灭亡。
“此老为微子,吾君类偃王。” 这两句则将诗人自己比作古代忠诚之臣,而将自己的君主比喻为历史上的明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心以及希望其能够像古代英明君主那样治理国家。
“欺孤木绵鬼,寸斩亦何伤。” 最后两句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即使是最为坚硬的材料(孤木)也会因为细微的腐蚀而逐渐崩解,而对于那些渺小的邪恶之灵(绵鬼),即便斩断它们,也不足以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两句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力感和悲观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挽词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之情,更是诗人对乱世、对国家命运深切关怀的反映。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走笔送僧义冲
一气行太虚,流形纷不齐。
要之本无物,洞然无足疑。
梵志有至言,还我未生时。
烧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词。
冲师名家子,少年习裘箕。
谈吐霏木屑,落笔皆珠玑。
自称十年来,不复念作诗。
空门坐枯禅,绮语知昨非。
闻之意已消,谈笑到日西。
习气终未尽,旧编还自携。
秀句堪供佛,古作力可追。
爱玩不去手,未免成一痴。
又欲上西湖,驻锡来语离。
我生堕宿业,笔砚置藩篱。
拔擢困胃肾,未老神已疲。
几欲焚故藁,要使心清夷。
君诗既不作,何不等弃之。
万事都放下,一意探玄机。
语罢复自笑,无使高人知。
作诗固无用,参禅亦胡为。
劝人反自蹈,此纸何必挥。
不如两俱忘,他时赤体归。
《走笔送僧义冲》【宋·楼钥】一气行太虚,流形纷不齐。要之本无物,洞然无足疑。梵志有至言,还我未生时。烧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词。冲师名家子,少年习裘箕。谈吐霏木屑,落笔皆珠玑。自称十年来,不复念作诗。空门坐枯禅,绮语知昨非。闻之意已消,谈笑到日西。习气终未尽,旧编还自携。秀句堪供佛,古作力可追。爱玩不去手,未免成一痴。又欲上西湖,驻锡来语离。我生堕宿业,笔砚置藩篱。拔擢困胃肾,未老神已疲。几欲焚故藁,要使心清夷。君诗既不作,何不等弃之。万事都放下,一意探玄机。语罢复自笑,无使高人知。作诗固无用,参禅亦胡为。劝人反自蹈,此纸何必挥。不如两俱忘,他时赤体归。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667c6a31c8db3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