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安可复,洪泽仅能通。
皇考成高堰,尧巍舜继功。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宏大与精巧,以及对先祖智慧的敬仰。首句“冬官慎蚁户,河伯守龙宫”运用神话色彩,将治水工程比作对抗自然力量的斗争,冬官(负责水利的官员)谨慎地管理着蚁穴,象征着对细微之处的重视;河伯(水神)守护着龙宫,意味着对水势的掌控。接下来,“无事功须建,多奇智转穷”表达了在平静时期也需要建设与准备,而过多的智慧反而可能导致困境,强调了平衡与节制的重要性。
“泗州安可复,洪泽仅能通”则反映了治理河流的挑战与成果,泗州和洪泽是古代重要的水系,恢复其稳定并非易事,只能勉强通行。最后,“皇考成高堰,尧巍舜继功”赞颂了先祖的伟业,高堰的建成不仅稳固了河堤,也继承并发扬了尧、舜等古代圣贤的治水精神,体现了后人对先辈智慧的传承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古代治水工程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以及对先祖智慧的深刻敬意。
顾盼雄姿,数马槊、当今谁比。
论富贵、刀头取办,只应如此。
十载诗书何所用,如吾老死沟中耳。
愿君侯、誓志扫秦关,如江水。烽火静,淮淝垒。
甲第起,长安里。尚轻它绛灌,何知程李。
挥麈休谭边塞事,封侯拂袖归田里。
待公卿、置酒上东门,功成矣。
桂华镜转,蓬翠波留,秋思孤迥。
罨画屏风,座密四围绿静。
遥夜足天宽,漫虚占、花间对影。
想连环万户暗里,赏心乐事谁领。
渐淡淡、凭高清兴。双鬓山河,无限风景。
梦迹依稀,旧曲与谁同听。
一笑挟飞仙,看光贮、吟壶共永。
怕浮云,又遮断、雁声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