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汉关(hàn guān)的意思:指汉代时期的关卡,也泛指边关、边塞。

胡尘(h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行为放荡不羁、无拘无束,不拘小节的样子。

龙钟(lóng z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激越,如同龙吟钟鸣。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青墩(qīng dūn)的意思:指人年轻、朝气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溪畔(xī pàn)的意思:溪畔指的是河流或溪流的旁边。

伊洛(yī l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
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翻译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牡丹》,通过对胡尘入汉关的历史背景的简短提及,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动荡的感慨以及个人飘零的境遇。"一自胡尘入汉关",以胡尘入汉关象征边境的战乱,展现了时代的动荡不安。"十年伊洛路漫漫",十年跨度,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诗人经历的艰辛,伊洛路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熟悉的家乡道路,如今却显得遥远而漫长。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青墩溪畔龙钟客","龙钟"形容年老体衰,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在岁月流转中老去的形象。他独自站在春风中的牡丹花前,"独立东风看牡丹",牡丹盛开的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牡丹的艳丽或许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泰民安的期盼,但同时又寓含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变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消夏杂咏十二首·其三采莲

游湖准备采莲舟,五月陂塘竟似秋。

莲叶也知人畏暑,故将翠盖罩人头。

(0)

梅花·其一红梅

迥异凡花著色工,本来无艳媚春风。

想因欲嫁林和靖,点得胭脂满树红。

(0)

时事歌十首·其六

布不值钱奈若何?临机织女欲停梭。

昔何昂贵今何贱,为较从前百倍多。

(0)

苏墅

忆昔眉山苏长公,会营别墅暨阳东。

面山门枕清溪上,绕郭桥横夕照中。

梅植千株留咏久,禾栽十亩记年丰。

劝耕也解躬耕乐,不是寻常田舍翁。

(0)

打麦词八首·其八

身尤袅娜手摩挲,忙煞邻家一小娥。

放下连耞飞步去,绿杨堤畔听秧歌。

(0)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其七

磨墨人翻为墨磨,韶华一掷疾如梭。

家贫爱读书常借,身贱论交友不多。

下士于今无北海,和歌谁信少东坡。

羞将长铗干时贵,一任苍苍待我何。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