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狂应揽,知章醉欲眠。
我知光可汲,便拟拍洪肩。
澄别(chéng bié)的意思:识别清楚,分辨明白。
底样(dǐ y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根源或底层内在的状态。
桂魄(guì pò)的意思:指月亮的明亮光辉。比喻人的才华出众、美德高尚。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留影(liú yǐng)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被摄影或绘画,留下形象的意思。
凝眸(níng móu)的意思:凝视、注视
水下(shuǐ xià)的意思:指在水中或水下进行的活动。
下元(xià yuán)的意思:指低下、贫困、落魄的境地。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知章(zhī zhāng)的意思:指人有文学修养,懂得诗书礼仪。
这首诗《掬水月在手》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联“水下元无月,江澄别有天”,开篇即以反问与转折,点明了月并非水下的真实存在,而是江面澄澈时,映照出的另一片天地。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月光比作一种超脱现实的美,赋予了江面以独特的意境。
颔联“凝眸欣浩浩,在手掬娟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面对这美景时的欣喜之情。他凝视着水面,仿佛能感受到那浩瀚的宇宙之美;而当他伸手去掬取月光时,又仿佛能触摸到那份细腻与温柔。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欣赏。
颈联“桂魄方留影,荷衣试弄泉”则将月光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相融合,桂魄(月亮的别称)在水中留下倒影,荷叶轻轻摇曳,似乎在与泉水嬉戏。这一联不仅描绘了月光与自然景物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尾联“正看波底样,俄入掌中圆”描述了诗人观察月光在水中的变化过程,从波底的模糊到掌中的清晰,这一转变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情感体验的深化。最后两句“太白狂应揽,知章醉欲眠”引用了李白和贺知章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满意足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在水中的独特表现,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情趣。林希逸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笔力,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创造出了一幅幅生动而又富有哲思的画面。
高楼先生耽苦吟,廿年来往江之浔。
何曾梦见烟瘴地,蛮荒一落颜为黔。
连城三月脱鬼手,龙州还对山崎嵚。
边关形如马振鬣,戍卒状似猿投林。
风情收拾付隔世,坐觉老大来相侵。
岂无春花与秋月,路绝不到诗人心。
终年望饟数不至,欲和乞食谁知音?
此人此地宁足爱,庙堂用意殊难寻。
天高非高海非深,平生诗人岂不贵,何以卑我空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