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将安施,饰此轮与毂。
党人偷且閒,不穫有馀粟。
不满(bù mǎn)的意思: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大庖(dà páo)的意思:指做饭菜的厨师或厨房。
党人(dǎng rén)的意思:指党派之人,特指忠诚于党派的人。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河水(hé shuǐ)的意思:指大河的水流,借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饥渴(jī kě)的意思:形容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嘉木(jiā mù)的意思:指美好的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或者杰出的人物。
良材(liáng cái)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潜力的人材。
猎较(liè jiào)的意思:追逐较量、争斗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蓬庐(péng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也用来形容贫苦的生活条件。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水曲(shuǐ qǔ)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态度不正直,善于投机取巧,没有原则。
徒食(tú shí)的意思:指没有实际收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薇藿(wēi huò)的意思:指微小、细碎的事物。
自致(zì zhì)的意思:自己努力奋斗,依靠自己实现目标。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贫富不均的现象,通过对比豪华的车轮制作与蓬庐士的贫困生活,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
首句“南山何崔嵬,丁丁伐嘉木”描绘了山势高耸,工人在砍伐珍贵树木的场景,预示着豪华事物的制作基础。接着,“伐木将安施,饰此轮与毂”指出这些木材将被用来制作车轮和车轴,暗示了奢华的生活用品即将诞生。
“良材莫自致,弃置河水曲”则揭示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好木材无法自行到达需要的地方,反而被丢弃在河岸边。这反映了社会中资源的浪费与底层人民的匮乏并存的现实。
“党人偷且閒,不穫有馀粟”进一步揭露了权贵阶层的奢侈生活与底层人民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权贵们不仅享受着多余的粮食,还偷闲度日,而普通百姓却饱受饥饿之苦。
“况无猎较功,大庖有馀肉”指出即使在狩猎季节,权贵们的大厨房里仍有剩余的肉类,而普通百姓却难以获得足够的食物。这种对比强调了社会阶层间的巨大差距。
最后,“彼美蓬庐士,薇藿不满腹。饥渴岂弗怀,徒食乃所恧”表达了对蓬庐士(可能指贫苦的农夫或工匠)的同情。他们虽然生活简朴,只能以野菜充饥,但面对饥饿,他们并非不渴望更好的生活,只是无力改变现状,这种无奈和痛苦跃然纸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元代社会贫富悬殊、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以及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