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州歌二十首·其九》
《越州歌二十首·其九》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脱却黄袍心莫欺,魏王事业于斯

孤舟走过扬州去,表奏朝廷太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表奏(biǎo zòu)的意思:指向上级或有权力的人报告、申述或陈述。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太师(tài shī)的意思:指宰相、大臣,也用来指代有才能、有经验的人。

脱却(tuō què)的意思:摆脱、去掉。

王事(wá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政务,也泛指与国家有关的事务。

于斯(yú sī)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某种程度或境地。

注释
脱却:卸下, 脱掉。
黄袍:古代帝王的黄色龙袍,象征皇权。
心莫欺:内心不要忘记。
魏王:这里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有影响力的统治者。
事业:功业, 事业成就。
止于斯:达到顶点或结束于此。
孤舟:独自一人的小船。
走过:经过, 前往。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表奏:上表呈奏。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乞:请求, 恳求。
太师:古代官职,位高权重。
翻译
不要忘记曾经的辉煌,魏王的功业在此终结。
独自驾舟前往扬州,向朝廷上书请求担任太师之职。
鉴赏

这段诗出自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汪元量的《越州歌二十首》中的第九首。从这短短四句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事业的无限哀思。

"脱却黄袍心莫欺,魏王事业止于斯。"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最终功败垂成的无奈和叹息。黄袍往往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脱却”则意味着失去了这一切。魏王,历史上有多位,但这里更多指的是那些雄心勃勃却未能实现伟业的人物。而"止于斯"则表明这些宏大计划最终都宣告结束。

"孤舟走过扬州去,表奏朝廷乞太师。"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自己孤独的身影,他乘着一叶扁舟,穿越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他向朝廷请求太师之位,以彰显其学识与才华。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无常、个人抱负难以实现的深切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是水为佳境,中城枕碧湖。

楼台万室近,物象几州无。

(0)

步蟾宫

未开大如木犀蕊。开后是、梅花小底。

翛然只欲住山林,肯容易、结根城市。

叶儿又与冬青比。算何止、香闻七里。

不因山谷品题来,谁知道、是水仙兄弟。

(0)

戏答王通一

底事重来淮上村,九关难上阻司阍。

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时看倒盆。

花著襟裾无定力,雪侵须鬓有愁根。

天河且挽洗疮疥,若问甲兵君莫论。

(0)

忆王履方

江头今日少风埃,时有閒云出断崖。

入网河豚来近市,争巢野鹊堕空阶。

偶行芳草得佳句,不见故人无好怀。

愁送客帆西去尽,日随潮水到秦淮。

(0)

卜焕之求双竹

结屋清江上,怜君雅趣深。

自移双竹种,分得半檐阴。

特立夷齐节,相看管鲍心。

祇应风雨夜,听此两龙吟。

(0)

西湖游上人相访于白沙翌日如金山求诗·其二

宗师贪寂灭,祖道益衰迟。

只有青山色,相逢似旧时。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