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飞来寺的静谧与庄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风捲松关长绿苔”,以“风”、“松”、“绿苔”三个意象,勾勒出山间清新的自然风光。风卷过松林,带起一片绿苔,既展现了山中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次句“无人到此是天台”,点明了飞来寺的隐秘与人迹罕至,仿佛是人间仙境,只有少数人能够寻得其踪。这里的“天台”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象征着精神上的高远境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九霄明月峰峦上”,将画面拉高,展现了一幅月光照耀下的山峦图景。在如此辽阔的视野中,明月与峰峦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纯净状态的向往。
最后一句“猿暮环归洞口哀”,以猿猴归巢的情景收尾,增添了几分悲凉之感。黄昏时分,猿猴环绕着洞口哀鸣,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来临和生命的无常。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时间流逝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巧妙融入,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富含哲理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澄虚亭
一溪水浸群峰绿,潋滟长湖澄数曲。
波光如练映危亭,倚槛最宜凝远目。
亭前日日舟人行,千里万里风帆轻。
长汀回首望不尽,接天岚气何其清。
隔溪南下乾元路,古松峭拔藏禅宇。
馀不祠前千尺潭,昔有灵龟曾左顾。
时迁岁改名独存,德清从此民俗淳。
山奇水秀冠南国,是处疑有桃花源。
过桥稍转十馀步,家家相向开朱户。
大都川泽气多寒,时时猛点菰蒲雨。
晚来忽霁凉意新,一片两片归岩云。
惆怅王维不在世,把笔欲画今无人。
老夫歌诗久不作,对此吟情岂宜薄。
簿书推去试新吟,眼前好景难道著。
城中美酒斗十千,浦口鱼肥卖得钱。
夜深却羡渔翁乐,醉饱溪心明月眠。
《澄虚亭》【宋·徐良佐】一溪水浸群峰绿,潋滟长湖澄数曲。波光如练映危亭,倚槛最宜凝远目。亭前日日舟人行,千里万里风帆轻。长汀回首望不尽,接天岚气何其清。隔溪南下乾元路,古松峭拔藏禅宇。馀不祠前千尺潭,昔有灵龟曾左顾。时迁岁改名独存,德清从此民俗淳。山奇水秀冠南国,是处疑有桃花源。过桥稍转十馀步,家家相向开朱户。大都川泽气多寒,时时猛点菰蒲雨。晚来忽霁凉意新,一片两片归岩云。惆怅王维不在世,把笔欲画今无人。老夫歌诗久不作,对此吟情岂宜薄。簿书推去试新吟,眼前好景难道著。城中美酒斗十千,浦口鱼肥卖得钱。夜深却羡渔翁乐,醉饱溪心明月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1167c684d6ed288411.html
上赵少师
义高德厚贤在躬,进荣退美光初终。
越有神明相元功,疾忧之外康宁中。
乃眷乃顾爰徂东,徒御虽寡人望雄。
其高可仰厚可宗,兹行允美江淮风。
父老相呼告儿童,三朝无事繄厥忠。
公谋公惠世所蒙,肆安于贾田安农。
温衣蔽体食饱胸,小攘大窃消奸凶。
州牢县狱囚多空,欢心和气成年丰。
汝曹虽騃念所从,汝心汝貌加爱恭。
薪蒸勿采米勿舂,亟歌屡舞驰省公。
有人昔与公车逢,汝阴颍尾洛与嵩。
山有迹兮水有踪,水之鹤兮山之松。
一朝赐号逍遥翁,马资仆费官与供。
汝曹努力吾老癃,公若再来勤筑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