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其六》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其六》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山无补尽堪羞,敢谓资深与望优。

特晋司农需召用,温纶六锡迈前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前修(qián xiū)的意思:事先修整或准备,预先做好准备工作。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温纶(wēn lún)的意思:温暖和柔和的纱线。形容言辞温和,不刺人。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资深(zī shē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经验丰富、资格老到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熙春所作的《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之一,通过“出山无补尽堪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与自省。首句“出山无补尽堪羞”,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离开官场后,意识到自己对国家社会并无实质贡献的羞愧心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身职责和使命的深刻认识。

接下来,“敢谓资深与望优”一句,诗人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资历与声望是否与其实际能力相符,流露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审视与自我评价。这种自我反省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内省、追求道德完善的重要体现。

“特晋司农需召用”,这一句转而提到诗人被特别晋升为司农(古代官职,掌管国家财政),并需要被召回使用。这既是对诗人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新的责任和挑战。

最后一句“温纶六锡迈前修”,则以“温纶”(指皇帝的诏书)和“六锡”(古代帝王赐予大臣的六种贵重物品,象征恩宠和荣誉)来表达对诗人的高度赞赏和肯定,同时“迈前修”表明诗人超越了前辈,达到了更高的成就或地位。这一句不仅赞扬了诗人的功绩,也暗含了对后世的激励,鼓励人们不断追求卓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我价值、社会责任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感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遣兴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0)

小桃晚发·其二

东风不识桃花面,惆怅多愁足病身。

青帝也应怜逐客,小窗故剩一枝春。

(0)

庭下幽花取次香,飞飞小蝶占年光。

幽人为尔凭窗久,可爱深黄爱浅黄。

(0)

满江红·其三思归寄柳州

秋满漓源,瘴云净、晓山如簇。

动远思、空江小艇,高丘乔木。

策策西风双鬓底,晖晖斜日朱栏曲。

试侧身、回首望京华,迷南北。思归梦,天边鹄。

游宦事,蕉中鹿。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罗帕分柑霜落齿,冰磐剥芡珠盈掬。

倩春纤、缕鲙捣香齑,新篘熟。

(0)

往敬亭路中

山中芳杜绿,江南莲叶紫。

芳年不共游,淹留空若是。

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

新条日向抽,落花纷已委。

弱葼既青翠,轻莎方靃靡。

鹥鸱没而游,麇䴥腾复倚。

春岸望沈沈,清流见瀰瀰。

幸藉人外游,盘桓未能徙。

骛枻把琼芳,随山访灵诡。

荣楯每嶙峋,林堂多埼礒。

(0)

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