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惭为吏拙,但恨读书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衣(cháo yī)的意思:指早晨穿的衣服,也比喻一天的开始。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健儿(jiàn er)的意思:指身体强壮、有力气的人,也用来称赞勇敢、有才华的人。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突骑(tū qí)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骑兵,形容出乎意料的突然行动或突然出现的人或事物。
修途(xiū tú)的意思:通过修行达到道德境界或者学问的境地。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战阵(zhàn zhèn)的意思:指战场上的阵地或战斗的队形。
- 注释
- 短发:形容头发短。
沐:沐浴。
修途:漫长的路途。
梦归:梦想回家。
惭:感到羞愧。
吏拙:做官笨拙。
读书非:读书无用。
陇上:边疆的陇地。
健儿:勇士。
戍:守卫。
渔阳突骑:渔阳的骑兵。
图战阵:描绘战争策略。
枉:白白地。
著朝衣:穿着朝服。
- 翻译
- 短发还怀念沐浴的舒适,漫长的旅途常常梦想回家。
我不以做官笨拙为耻,只遗憾读书无用无法实现抱负。
边疆的勇士守卫着边关,渔阳的骑兵形成包围。
谁又能描绘出战争的策略,穿着朝服却只能空有壮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感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和时局的感慨。首句“短发犹思沐”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头发稀疏但仍渴望清洗的形象,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清洁的向往。次句“修途颇梦归”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安宁生活的深深思念。
“不惭为吏拙”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官职能力有所自知,虽拙但无愧于心,体现出他的谦逊和责任感。“但恨读书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的反思,觉得所学知识未能充分应用于现实,内心充满遗憾。
接下来,“陇上健儿戍,渔阳突骑围”两句寓言式的表达,暗指边疆战事的紧张,暗示国家动荡不安,而自己却只能在朝堂之上空谈兵法,无法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谁能图战阵,枉是著朝衣”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不甘,感叹自己身穿官服却无法参与实际的军事谋划,只能空有报国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自我反省,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部乐.用清真韵
孤客江城,听暗雨洒窗,赋情悽绝。
未圆先破,真个欢缘如月。
最堪叹、巫峡萧森,甚梦云散尽,浪涛争发。
细书密字,谁寄朝云花叶。
他生更知语妄,拚自今瘦损,见人休说。
那堪绕丝作茧,辞暂羞发。尽中宵、自揩泪睫。
天苦鉴、绵绵恨切。密誓万叠。赢得是、肠断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