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着(bù z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进展。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秋波(qiū bō)的意思:秋波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眼神、眼波,通常指女子用眼神示意或勾引男子。
往行(wǎng xíng)的意思:指向前走,往前行进。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羊裘(yáng qiú)的意思:指贪图享受而不思进取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秋日垂钓图。诗人以“不着羊裘祇着蓑”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羊裘”与“蓑衣”的对比,前者是古代文人隐居江湖的象征,后者则是渔夫日常劳作的装备,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渔夫身份的认同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黄昏偷钓下秋波”,黄昏时分,诗人似乎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来到水面,开始他的垂钓之旅。这里的“偷钓”二字,既体现了垂钓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份宁静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小桥来往行人断”,随着夜幕的降临,小桥上过往的行人逐渐稀少,整个世界仿佛被夜色温柔地包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烘托了垂钓场景的宁静,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画面。
“物色宁教访得么”,最后一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叹与思考。这里的“物色”既指眼前的景致,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这一问,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去发现、去感受这份来自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中简单、纯粹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垂钓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五问杜鹃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