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吞(bìng tūn)的意思:指一个实力强大的势力或国家吞并另一个实力较弱的势力或国家。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羹墙(gēng qiáng)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下,出现了阻碍、障碍,使人无法顺利进行。
花朝(huā zhāo)的意思:指繁花盛开的时节,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年华或充满生机的时光。
颉颃(xié háng)的意思:形容人走路或行动时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的样子。
锦云(jǐn yún)的意思:指彩云、美丽的云朵,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形势。
荆花(jīng huā)的意思:指坚强勇敢的人或事物。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头明(tóu míng)的意思:指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吞牛(tūn niú)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能够吞食巨大的事物。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郢调(yǐng diào)的意思:指音乐和声音的和谐、优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刘养旦先生及其诸子在讲院祭祀的情景,以及诗人林熙春在被贬至茶陵时借宿于此,所作的五言近体诗以表达谢意,并巧妙地融入“流”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与深沉的情感。
“先生还有子,颉颃并吞牛。” 开篇即以“子”与“牛”相对比,形象地描绘出刘养旦先生及其诸子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卓越成就,犹如牛犊般茁壮成长,又似群雄并起,各展其才。
“椿树羹墙见,荆花朝夕游。” 椿树象征着长寿与尊贵,而羹墙则暗示着知识的积累与传承。荆花朝夕游,则寓指诸子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日复一日地追求学问与真理。
“刀头明月在,囊内锦云流。” 此句运用了明月与锦云的比喻,表达了对刘养旦先生智慧与品德的高度赞扬。明月象征着智慧的光辉,锦云则代表了丰富而珍贵的知识。同时,也暗示了诸子在先生的教导下,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
“郢调宁无和,燕山自有詶。” 郢调指的是楚国郢都的音乐,这里用来比喻高雅的艺术或学问。燕山则是北方的山脉,此处可能暗指北方的学者或文化。此句表达了对刘养旦先生学问之广博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期待着更多学者能够与先生交流,共同探讨学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刘养旦先生及其诸子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卓越成就,以及诗人林熙春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