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和》
《清和》全文
宋 / 白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白苧渐相便,因知物候迁。

空山一雨后,小槛绿阴前。

莺在留春思,人幽减昼眠

此时风日好,元不似梅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思(chūn sī)的意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风日(fēng rì)的意思:指风和日光,形容风和日丽、天气晴朗。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梅天(méi tiān)的意思:指梅花盛开的时节,也用来形容寒冷的冬天。

时风(shí fēng)的意思:指时代的潮流和风尚。

物候(wù hòu)的意思: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泛指自然界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昼眠(zhòu mián)的意思:在白天睡觉,指白天睡觉而不努力工作。

注释
白苧:白色的苎麻,一种植物纤维。
迁:变迁,变化。
空山:没有人烟的山。
小槛:小小的栏杆。
莺:黄莺,鸟名。
留春思:留住春天的思绪。
元:本来,全然。
梅天:指冬季或早春,梅花盛开的时节,天气寒冷多雨。
翻译
白色的苎麻渐渐变得柔软,由此可知季节正在变迁。
雨后的空山,绿色的栏杆前展现出清新的阴凉。
黄莺还在鸣叫,似乎在挽留春天的气息,人的内心也因此而减少了白天的睡眠。
此时风和日丽,根本不像多雨寒冷的梅花盛开时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自然界的变化,把握季节的脉动。开篇“白苧渐相便,因知物候迁”两句表明随着季节的转换,白苧(一种植物)开始繁殖,这是春天到来的一个标志,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感知。

接下来的“空山一雨后,小槛绿阴前”写出了雨后的宁静山谷和新生的绿意,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里的“小槛”可能是指小溪或小桥旁的绿树,而“绿阴前”则是这些植物在春天萌发出的嫩绿色泽。

中间两句“莺在留春思,人幽减昼眠”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莺鸟的鸣叫似乎在召唤着春意,而人们也因为春光乍逝而减少了白日的安眠。

最后两句“此时风日好,元不似梅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美好春日的喜悦,并与梅花盛开时的寒冷气候形成对比,强调了春季的温暖和生机。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白珽
朝代:宋   字:廷玉   籍贯:元钱塘(今杭州)   生辰:1248—1328

白珽(1248—1328),字廷玉,元钱塘(今杭州)人。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白珽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九十六

今朝十五,升堂直举。全主全宾,灯笼露柱。

不是佛,不是祖。剔起两茎眉,三更日卓午。

(0)

颂古六首·其二

一口吸尽西江水,庞老不曾明自己。

烂醉如泥胆似天,巩县茶瓶三只嘴。

(0)

晨鸡报晓灵,粥后便天明。

灯笼犹瞌睡,露柱却惺惺。

(0)

题泉州张许祠

泉与睢阳隔,事闻犹涕零。

人虽死忠义,祠自活英灵。

坏砌寒云聚,空庭古柏青。

功名见信史,何必更碑铭。

(0)

偈颂十二首·其十二

不得者个,争得那个。既得那个,忘却者个。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五

百年难遇岁朝春,姹女梳妆越样新。

惟有东村王大姐,依前满面是埃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