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水浅且清,羑里馀荒城。
文王德如日,曾此夷其明。
陕树憩召伯,箕山栖许生。
左啖鄂侯脯,右啜鬼侯羹。
兹时无羑里,何以纾淫刑。
易经在所重,羑里那可轻!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不磨(bù mó)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坚定不移,不受外界诱惑和困扰。
淳和(chún hé)的意思:指品性纯朴和谐,态度温和友善。
寸草(cùn c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的事物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地精(dì jīng)的意思:指那些居住在地下或山洞中的神秘生物,也用来形容勤劳、勇敢、机智的人。
发神(fā shé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或目光炯炯有神,充满活力和灵气。
伏羲(fú xī)的意思: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耕犁(gēng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鬼侯(guǐ hòu)的意思:指行为奇特、反常的人。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敬爱(jìng ài)的意思:对人或事物心存敬意和深深的爱戴。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开伏(kāi fú)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由盛转衰,由昌盛转为衰败。
狂酲(kuáng chéng)的意思:形容酒劲十分猛烈。
缧绁(léi xiè)的意思:指被束缚、囚禁,无法自由行动。
冥昧(míng mèi)的意思:形容黑暗无光、迷糊不明的状态。
磨洗(mó xǐ)的意思:指对人或物进行细致擦拭、清洁,也比喻对人进行严格的教育、磨砺。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南面(nán miàn)的意思:指朝南的一面,也引申为指朝向权势者的一面。
起敬(qǐ jìng)的意思:对人或事物表示敬意,对其尊重和仰慕。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山栖(shān q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山中栖息。
深杳(shēn yǎo)的意思:形容深奥、深远的意义或境地。
神虑(shén lǜ)的意思:指人的思虑或计划非常周密、深思熟虑。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王德(wáng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贤圣(xián shèng)的意思:指智慧高尚、品德崇高的人。
心灵(xīn l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灵活,动手能力强,能够巧妙地解决问题。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易经(yì jīng)的意思: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也称为《周易》。它是一本关于卜筮和哲学的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阴道(yīn dào)的意思:指女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是连接子宫和外部生殖器的通道。
有殷(yǒu yīn)的意思:有丰富、有盈余
在所(zài suǒ)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情况下必然发生或存在。
主方(zhǔ fāng)的意思:指主要的一方,也指主导方。
一抔土(yī pó tǔ)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或影响。
这首诗《羑里城文王庙》是元代诗人王磐对文王在羑里的历史事件及《周易》成书背景的感慨与思考。全诗通过对羑水、荒城、文王德行、陕树、箕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召伯、许生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表达了对文王智慧与德行的崇敬之情。
首句“羑水浅且清,羑里馀荒城”描绘了羑水清澈而浅,荒城遗迹犹存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久远与沧桑。接着,“文王德如日,曾此夷其明”赞美了文王的高尚品德如同太阳般明亮,即使在囚禁中也未曾黯淡。随后,诗人通过“陕树憩召伯,箕山栖许生”等诗句,将文王与历史上的贤士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文王的影响力。
“后人起敬爱,木石含芳荣”表达了后人对文王的敬仰之情,连自然界的树木石头都仿佛因文王的美德而更加光彩照人。接下来,“嗟尔一抔土,耕犁未全平。千秋不磨洗,永被囚圣名”则感叹文王虽被囚禁,但其名声却永远流传,如同泥土虽被耕犁,但其价值不会被抹去。
“我行荡阴道,过之为停征。念昔有殷季,虐主方狂酲”描述了诗人路过羑里城时的感慨,联想到历史上殷纣王的暴政,对比文王的仁德,更显出文王的伟大。最后,“若无羑里拘,易经何由成。易经在所重,羑里那可轻!”强调了文王在囚禁中的经历对于《周易》这部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羑里城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王及其历史贡献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治民如烹鲜,此语传自昔。
迩来才俊士,古训耻诵习。
哗然烦其令,藉口兴与革。
遂令田野间,奔走废耕织。
朝廷念元元,置吏务安辑。
岂意更劳扰,肥身重民瘠。
沈生起巍科,探讨遍六籍。
况复有家教,兹义谅能识。
鄱阳号乐土,近稍异往日。
抚摩还富厚,夙夜在努力。
高才如骐骝,千里初发迹。
康庄与曲径,慎哉审所适。
鹾液泛清泠,牢盆戒脩洁。
分番忽后时,及此旺煎月。
一勺尽倾泻,万灶俱焚爇。
沈沈红雾收,蹙蹙晴波竭。
敛之白盈箕,凝华粲如雪。
点检入公私,中心更烦热。
荆妻慰苦颜,摩挲汗流血。
却叹戍边人,垂老有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