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茶宋大监·其一》
《送茶宋大监·其一》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凤凰(fèng huáng)的意思:凤凰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吉祥、美好和重生。在成语中,凤凰常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崛起和重生。

寄与(jì yǔ)的意思:寄托希望、寄托感情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仙客(xiān kè)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来访,形容客人非常尊贵。

相映(xiāng y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相互照映,相辅相成。

雨前(yǔ qián)的意思:雨前指的是雨即将下的时刻,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变化的前兆。

玉骨(yù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轻盈、柔韧,体态优美。

云腴(yún yú)的意思:形容云彩浓密而肥沃。

注释
凤凰山:指具体的山名,可能象征着高洁或吉祥。
雨前春:雨前的春天,形容春天清新宜人。
玉骨:比喻人的清秀或事物的精致。
云腴:形容女子肌肤白皙或事物丰润。
绝可人:非常吸引人,极好。
青云:指高远的天空或理想的地位。
仙客:指超凡脱俗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期待的知己。
一瓯:古代盛茶或其他液体的器具,此处代指一杯茶。
两无尘:形容心境清澈,无杂念。
翻译
在凤凰山脚下,雨前的春天如诗如画。
玉骨般的清雅,云腴般的丰盈,真是令人陶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凤凰山春雨前后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高洁品格。"玉骨云腴绝可人"一句中,“玉骨”形容女子的清瘦美态,这里用来形容山前的景色,表明其纯净无暇;“云腴”则是云彩柔和的样子,这里的“绝可人”意味着这种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是非常迷人的。

"寄与青云欲仙客,一瓯相映两无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茶的寄赠,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愿望。“一瓯相映”指的是茶和青云之间的相互映衬,这里的“一瓯”可能是指一杯茶或者是一种茶器,而“两无尘”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赞赏,认为他们都拥有不染世俗的高洁品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美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浪淘沙令

翠袖卷轻纱。玉腕慵遮。蕊珠宫殿倚彤霞。

不愤江南梅信早,争下香车。月露洗凝华。

艳压群葩。暗传春信到天涯。

试问东风谁第一,先到人家。

(0)

和杜少陵望岳一首

封禅七十二,万古事未了。

两仪一开辟,三观几昏晓。

自昔祖龙来,讫今歌凤鸟。

吾尝登东山,鲁亦未可小。

(0)

滴滴金.晚眺

阴阴湿雾霜无汁。江气逼、树声滴。

荒林只见夕阳入,谁唤晚烟集。渔翁犹把钓竿执。

蓑共笠、时时葺。风刚浪猛早收拾,天外暮云黑。

(0)

送吴司令知金州

曩时异姓新安王,中兴功烈书旗常。

边兵不敢窥蜀塞,至今恃此为金汤。

我生久恨在王后,幸识王孙人物秀。

立朝日浅即西还,自诡一州宜试守。

妫墟北望临咸阳,往事令人多感伤。

清时乘障姑缓带,试问浇瓜兼采桑。

湖上花光浓似酒,紫微惜别同携手。

一杯为寿谢不能,千里关山漫回首。

春秋鼎盛握虎符,此行善保千金躯。

筹边熟虑得全策,归来却献平戎书。

(0)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清水岩

臞仙窟宅献幽奇,付与蓝田煅鍊诗。

佳处尽从公指出,胜游应笑我来迟。

品题泉石非无意,依约烟霞未有期。

独幸胸中丘壑在,不须目击始心知。

(0)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拟也用其体作七歌观者不取其辞取其意可也·其七

有妇有妇嫔吾孙,仅能期月问晨昏。

吉凶自古不可定,所以贺吊更在门。

人言贫家女难嫁,岂料既嫁俄不存。

呜呼七歌兮意不尽,频年多难天难问。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