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书阁所见书阁见山之阴揖桂见山之阳戏成一绝呈子融》全文
- 注释
- 自昔:自从古代。
桂阳:地名,古郡名,今湖南郴州一带。
名:出名。
此山:这座山。
登楼:登上楼台。
恍若:好像。
见:看见。
林端:山林的边缘。
固有:本来就有。
诛茅地:可以砍伐茅草的地方,指隐居之处。
却:但是。
许:允许。
吾人:我们这些人。
背面:反面,这里指从另一个角度看。
看:观看。
- 翻译
- 自昔桂阳这个地方就以这座山闻名,
登上楼仿佛能看见山林的尽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文蔚的作品,题为《读书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书阁所见书阁见山之阴揖桂见山之阳戏成一绝呈子融》。诗中,诗人以桂阳山为背景,表达了登楼远望的感受。他提到桂阳山久负盛名,登高后仿佛能从山顶看到远处的树林。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山中有隐秘之处可供隐居,但他更愿意在山的背后欣赏,这可能寓意着对宁静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出宋诗的淡雅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丑小春,伯兄出咏菊诗五首命和,时兄迁居南庄,偕坐别去,口占二首·其一
弟兄双鬓渐如霜,惆怅天南各一堂。
共席恰还欣对菊,分飞空复想寻芳。
丛枝带月疑无色,细蕊经寒尚有香。
何似棣棠花靴匕,徘徊今夕岂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