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叶 尊 师 归 处 州 唐 /耿 湋 风 驭 南 行 远 ,长 山 与 夜 江 。群 祆 离 分 野 ,五 岳 拜 旌 幢 。石 髓 调 金 鼎 ,云 浆 实 玉 缸 。犭 斤 犭 斤 吠 声 晓 ,洞 府 有 仙 厖 。第 二 百 六 十 九 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山(cháng shān)的意思:长山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脉,也可以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吠声(fèi shēng)的意思:形容无力的抵抗或威胁。
分野(fēn yě)的意思:指事物分开或划分出不同的领域或范围。
风驭(fēng yù)的意思:指能够像驭马一样驾驭风,比喻能够掌控自然力量或掌握形势。
金鼎(jīn dǐ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声名卓著的高官或重要职位。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地位崇高、价值非凡。
离分(lí fēn)的意思:离别分散。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行远(xíng yuǎn)的意思:指能够走得远,取得成功或成就。
玉缸(yù gāng)的意思:比喻美好的事物受到了玷污或破坏。
云浆(yún jiāng)的意思:形容雾气弥漫、云雾缭绕。
- 翻译
- 风儿驾驭着我向南方飞去,穿越长长的山脉直到夜晚的江面。
众多神兽离开各自的领域,五座大山膜拜着飘扬的旗帜和幡幢。
石髓被调入金色的炼丹鼎中,云液装满了玉制的缸罐。
清晨,犬吠声此起彼伏,洞府之中似乎有仙人居住。
- 注释
- 风驭:风儿驾驭。
南行:向南方。
长山:长长的山脉。
夜江:夜晚的江面。
群祆:众多神兽。
分野:各自的领域。
五岳:五座大山。
旌幢:旗帜和幡幢。
石髓:矿物精华。
金鼎:炼丹鼎。
云浆:云液。
玉缸:玉制的缸罐。
㹞㹞:拟声词,形容犬吠。
晓:清晨。
洞府:洞穴或仙人的居所。
仙厖:仙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尊师离别时的情景,充满了仙气和神秘色彩。"风驭南行远,长山与夜江",开篇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风似乎在引导着尊师的南行,长山与夜晚的江河交织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群祆离分野,五岳拜旌幢"中的“群祆”指的是众多的神灵,而“五岳拜旌幢”则是对道教中五岳之神的尊崇,显示了诗人对尊师的敬仰和送别时的心情。
"石髓调金鼎,云浆实玉缸"这两句用了丰富的想象,通过石头中的精华(石髓)与金鼎相匹配,以及云中之甘露(云浆)装入玉器(玉缸),表现了一种超自然的美好境界。
"㹞㹞吠声晓,洞府有仙厖"则描绘了清晨时分,一种神秘的动物(传说中可能是麒麟或凤凰等)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而尊师所去之处,是有仙人居住的洞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超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尊师归隐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尊师修为与道法成就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七天运
天运地处,孰居无事。日月推行,雨风披吹。
此皆自然,万一无二。古皇顺之,九雒呈瑞。
乐奏咸池,仁满天地。流光其声,蛰虫起寐。
始闻若惊,终闻若醉。使世兼忘,不言所利。
此虽帝德,犹全道秘。失德而仁,失仁而义。
南行望北,冥山远眦。刍狗再陈,蘧庐久寄。
三五之法,同矜于治。橘柚柤梨,皆人所嗜。
人之不同,与时日异。周服衣猿,猿必尽弃。
学施矉里,里必深避。推舟于陆,百手徒瘁。
天门弗开,四方易位。民亲乃离,盗杀转炽。
相姬师孔,未易民志。道本无名,名则公器。
多求愈惑,私取亦忌。六经陈迹,干戈反詈。
神龙渊嘿,白鹢交视。乌鹊孺鱼,传沬相遗。
细要化螟,有弟兄泪。凡今之人,恶知古意。
谁息谁消,其民总劓。举世无席,先王独睡。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其七天运》【明·郭之奇】天运地处,孰居无事。日月推行,雨风披吹。此皆自然,万一无二。古皇顺之,九雒呈瑞。乐奏咸池,仁满天地。流光其声,蛰虫起寐。始闻若惊,终闻若醉。使世兼忘,不言所利。此虽帝德,犹全道秘。失德而仁,失仁而义。南行望北,冥山远眦。刍狗再陈,蘧庐久寄。三五之法,同矜于治。橘柚柤梨,皆人所嗜。人之不同,与时日异。周服衣猿,猿必尽弃。学施矉里,里必深避。推舟于陆,百手徒瘁。天门弗开,四方易位。民亲乃离,盗杀转炽。相姬师孔,未易民志。道本无名,名则公器。多求愈惑,私取亦忌。六经陈迹,干戈反詈。神龙渊嘿,白鹢交视。乌鹊孺鱼,传沬相遗。细要化螟,有弟兄泪。凡今之人,恶知古意。谁息谁消,其民总劓。举世无席,先王独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1667c700b5a2f08576.html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三
风雨非天质,清宁讵可溢。
况复骤与飘,何以能终日。
人心良亦然,失者同于失。
馀食苟相矜,赘行难自黜。惟圣法天,天与道匹。
孔德之容,既安且密。有物混成,其中窈谧。
四大群游,众甫胥昵。行绝马车,止非宫室。
开无关键,解无绳繂。知三守三,去三抱一。
吾不知其名,自然之道毕。
奈何叔季人,强为蜮中虱。
始执躁轻心,究归奢泰术。
神器走虚空,强为遭呵叱。
安知天下毋,已先天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