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全文
宋 / 李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孝义门风累世修,帝恩旌表耀南州

藏书不特多士,贡币仍闻亚列侯

高阁声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莲秋。

人来辱示朝贤什,吟咏浑消万斛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特(bù tè)的意思:不特指,不特定

藏书(cáng shū)的意思:指隐藏或保留书籍,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朝贤(cháo xiá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贤能之士。

慈竹(cí zhú)的意思:慈竹是指竹子的一种特征,形容竹子柔韧而不折断。也用来比喻人的品质善良慈悲,具有宽容和温和的性格。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旌表(jīng biǎo)的意思:形容功绩显著,表彰卓越。

累世(lěi shì)的意思:代代相传、世世代代

列侯(liè hòu)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中的一种,相当于现代的县令或地方行政官员。

门风(mén fēng)的意思:指家族或机构的风气和传统。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瑞莲(ruì lián)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物在逆境中能够茁壮成长。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孝义(xiào yì)的意思:孝顺父母,尽忠报国。

义门(yì mén)的意思:义门指的是为正义、公正而奋斗的门派或团体。

吟咏(yín yǒng)的意思:吟咏指用诗歌、歌曲等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歌颂。

竹雨(zhú yǔ)的意思:竹叶沾雨,形容雨点很小、很细。

翻译
孝义家风世代传承,皇上的恩典表彰光照南州。
不仅藏书招揽众多才子,贡献的财物也仅次于侯爵。
高高的楼阁在冷雨中回荡着慈竹之声,小小的池塘里秋莲散发出祥瑞的香气。
有人来访展示朝廷名流的作品,吟诵之间消解了我万斛的忧愁。
注释
孝义:指孝顺和仁义的道德风尚。
旌表:公开表扬或授予荣誉。
南州:南方的一个州。
延:邀请,招揽。
贡币:进献给朝廷的财物。
亚列侯:仅次于侯爵的高位。
慈竹:象征慈爱的竹子。
瑞莲:吉祥的莲花。
朝贤:朝廷中的贤能之士。
浑:全然,完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化教育的图景,通过对华林书院的赞美,反映出作者对传统学术和儒家孝道的重视。

“孝义门风累世修”一句,表明华林书院不仅是学习之地,更承载着孝道的传统精神,这种精神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帝恩旌表耀南州"则显示出皇家的恩惠和认可,让这所书院在南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的“藏书不特延多士,贡币仍闻亚列侯”两句,强调了书院的学术氛围,不仅藏书丰富,还吸引了许多士人前来学习。"贡币仍闻亚列侯"表明这所书院甚至与朝廷有着直接的联系,显示出其在当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高阁声寒慈竹雨,小池香老瑞莲秋”两句则描绘了书院内外的景象。高阁下传来的是清冷的声音,而慈爱的竹叶间滴落着细雨;小池边,花开得很晚,但却散发出宜人的香气,伴随着秋天的到来。

最后,“人来辱示朝贤什,吟咏浑消万斛愁”则表达了作者对书院中师生交流的赞赏。人们相聚在这里,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能互相启发,共同解决心中的困惑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华林书院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尊崇,以及对知识分子之间交流与学习氛围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巽
朝代:宋

宋邵武军光泽人,字仲权。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博学能文,与王禹偁友善。为江西提点刑狱,明恕第一。后迁两浙转运使,卒于官。
猜你喜欢

秋兴,再叠前韵

朝来烟雾蔽清晖,魔力渐高道力微。

何日黄龙能直抵,只今乌鹊尚南飞。

旧人渐散空相忆,壮志犹存未忍违。

从此蓬山天样远,休论燕瘦与环肥。

(0)

己亥杂诗·其一九三

小婢口齿蛮复蛮,秋衫红泪潸复潸。

眉痕约略弯复弯,婢如夫人难复难。

(0)

己亥杂诗·其一六四

醰醰诸老惬瞻依,父齿随行亦未稀。

各有清名闻海内,春来各自典朝衣。

(0)

己亥杂诗·其一六○

眼前石屋著书象,三世十方齐现身。

各搦著书一枝笔,各有洞天石屋春。

(0)

说诗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

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

(0)

鸳鸯湖棹歌·其七十八

走马岗长夕照中,塘连沙渚路西东。

不知吴会谁分地,生遍茱萸一色红。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