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洞开(dòng kāi)的意思:打开,揭示真相或隐藏的事物。
华辉(huá huī)的意思:形容光彩耀眼,光辉灿烂。
近弼(jìn bì)的意思:指接近、亲近权贵,以谋求私利或谄媚迎合权势者。
九门(jiǔ mén)的意思:指众多的门户或途径。
良辰(liá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刻或时光。
门洞(mén dòng)的意思:指学问、技能、知识等的入门或基础。
声诗(shēng shī)的意思:指声音如诗,形容音乐、歌唱等声音悦耳动听,有诗意。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相仪(xiāng yí)的意思:相互礼仪,彼此尊重。
于以(yú yǐ)的意思:表示从某种手段或方法出发,达到某种目的。
载歌(zài gē)的意思:载歌指载着歌声,形容欢乐、喜庆的场景。
- 翻译
- 正值美好的时光,春天最为适宜。
于是命令亲近的辅佐,来你身边共襄盛举。
- 注释
- 乃:于是。
协:配合。
良辰:好时光。
维:正值。
春之宜:春天最适宜的时候。
诏:命令。
近弼:亲近的辅佐。
来:来。
汝:你。
相仪:相伴并引导。
九门:皇宫的九个大门。
洞开:全部敞开。
文物:礼乐文物。
华辉:光彩照人。
声诗:歌声与诗歌。
载歌:伴着歌唱。
于以:用来。
侑:助兴,陪伴。
-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宋代的一首宫廷礼仪诗,其语言庄重而典雅,描绘的是皇后受册宝时的盛大场面。
“乃协良辰,维春之宜。”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良辰”指吉利的时刻,而“春之宜”则暗示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这种结合表明了册封皇后的仪式恰逢其时,充满了生育与繁荣的象征意义。
“乃诏近弼,来汝相仪。” 这两句则转向具体的礼仪行动,“诏”意味着皇帝的命令,“近弼”可能指的是侍从或官员,而“来汝相仪”则表达了他们按照仪式聚集在册封现场。这里强调的是宫廷礼制的严肃和庄重。
“九门洞开,文物华辉。” 这两句描绘了皇宫大开九门的情况,“九门”通常指的是皇城或宫殿的大门,而“洞开”则意味着完全打开。同时,“文物华辉”表明了此时的场景中充满了光彩夺目的礼仪用具和装饰,体现出帝制文化的繁华与尊贵。
“声诗载歌,于以侑之。”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个册封过程的总结,“声诗”可能指的是礼仪中的颂诗或赞美诗篇,“载歌”则意味着这些诗词被人们传唱。而“于以侑之”表达了一种持续和传承的意愿,希望这份荣耀和喜悦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册封皇后仪式的详细描绘,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奢华与严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重视和礼制文化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赠志凝上人
悟色身无染,观空事不生。
道心长日笑,觉路几年行。
片月山林静,孤云海棹轻。
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杂曲歌辞.行路难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
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目相看能几时。
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谓称君意。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足,谁保容颜无是非。
秋醉歌
金风飒已起,还是招渔翁。
携酒天姥岑,自弹峄阳桐。
脱却登山履,赤脚翘青筇。
泉声扫残暑,猿臂攀长松。
翠微泛樽绿,苔藓分烟红。
造化处术内,相对数壶空。
醉眠岭上草,不觉夜露浓。
一梦到天晓,始觉一醉中。
皎然梦中路,直到瀛洲东。
初平把我臂,相与骑白龙。
三留对上帝,玉楼十二重。
上帝赐我酒,送我敲金钟。
宝阁香敛苒,琪树寒玲珑。
动叶如笙篁,音律相怡融。
珍重此一醉,百骸出天地。
长如此梦魂,永谢名与利。
与生公寻幽居处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清谐欣有得,幽闲歘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
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
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秖令归思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