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泷水中所见的自然美景,充满了生动的视觉与听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日日行舟穿乳窦”,以“日日”二字强调了诗人长期在此地乘舟航行的生活状态,而“穿乳窦”则形象地描绘了船只穿梭于山洞中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探险的意味和对自然奇观的好奇心。
次句“时时濯足弄萝川”,“时时”表明这种行为的频繁,“濯足”则是指在水中洗脚,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水亲近的生活方式,也暗示了他对水边环境的喜爱。“弄萝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周围自然环境互动的情景,仿佛是在与水中的植物嬉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接下来的“青山两岸花相接”,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了两岸的景色,青山与花的相互映衬,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最后一句“花里泉声应暮蝉”,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花丛中的泉水潺潺流动,与傍晚时分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自然画卷。这里的“应”字用得恰到好处,既表现了声音的和谐统一,又暗示了大自然中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得唐子西砚周涧东孝廉检示贵耳集赋谢
孔云友多闻,涧东我益友。
告以古砚铭,《贵耳集》载久。
北宋唐子西,篆刻俱名手。
赖君学渊源,赋诗传不朽。
喜极忘效颦,犯晓诗筒走。
旧畜宣和鹦,歙石颇不丑。
两砚都非常,或有鬼神守。
暇当就我看,无归饮我酒。
食肉亦何俗,杯盘罗菘韭。
雄谈受益多,循循犹善诱。
昨许镌一行,高朋能运肘。
为篆石琴藏,嘉庆岁丁丑。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
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
制序正厥失,然亦无呵厉。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
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
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
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
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