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亦无香,开俟天中节。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之地的自然景观,以牡丹与芍药对比,展现边塞之寒与植物生命力的顽强。首句“地寒无牡丹”,点明了环境的严酷,牡丹在这样的环境下难以生长,暗示了边塞的恶劣条件。接着,“芍药称奇绝”转折,指出虽然牡丹不在此地绽放,但芍药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坚韧,成为了这里的代表。这不仅展现了芍药的适应力,也隐含了对边塞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有花亦无香”一句,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在边塞这样干燥、寒冷的环境中,花朵可能因为缺乏水分而无法散发出香气,这也是一种生存策略,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所做出的自我调整。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并不少见,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智慧和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开俟天中节”表达了芍药在特定时间开放,似乎在等待某个重要的时刻。这里“天中节”可能是指夏至或冬至这样的节气,象征着自然界的循环与规律。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芍药开花的时间特性,也暗含了对生命节奏和自然秩序的尊重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边塞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和自然法则,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
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
清辉散广坐,孤影随行辀。
衮衣如未归,志愿终可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