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渊 明 集 宋 /文 同 吏 人 已 散 门 阑 静 ,公 事 才 休 耳 目 清 。窗 下 好 风 无 俗 客 ,案 头 遗 集 有 先 生 。文 章 简 要 惟 华 衮 ,滋 味 醇 醲 是 太 羹 。也 待 将 身 学 归 去 ,圣 时 争 奈 正 升 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头(àn tóu)的意思:指案子上的事物,也比喻工作、学习的地方。
醇醲(chún nóng)的意思:形容酒味香醇,也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深奥、优美。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公事(gōng shì)的意思:指公务、公务活动。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华衮(huá gǔ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华和品德非常出众,令人钦佩。
简要(jiǎn yào)的意思:简洁明了,扼要概括。
将身(jiāng shēn)的意思:指以身作则,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吏人(lì rén)的意思:指官吏、官员。
门阑(mén lán)的意思:指门槛或门前的台阶。
圣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刻或时期,某种事物具有圣洁、神圣的特性或价值。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俗客(sú kè)的意思:指平民百姓、普通人。
太羹(tài gēng)的意思:指非常美味可口的菜肴。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遗集(yí jí)的意思:指留下的文物、遗迹等。
争奈(zhēng nài)的意思:争夺、争取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 注释
- 吏人:官吏。
耳目清:身心清净。
俗客:世俗之人。
遗集:遗留的著作。
华衮:华丽的礼服,比喻文章深奥。
太羹:祭祀的大羹,比喻文字醇厚。
学归去:效仿他人回归田园。
圣时:盛世。
争奈:怎奈。
- 翻译
- 官吏已经散去,门户静悄悄,公务刚结束,身心都清净。
窗边凉风习习,没有世俗之人打扰,书桌上遗留着先生的著作。
文章简洁深奥,如同华丽的礼服,文字醇厚如美酒,犹如祭祀的大羹。
我也想效仿他们,回归田园生活,但在盛世之中,又怎忍心离开这升平景象。
- 鉴赏
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官员工作后的宁静图景。"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表明官员们已经散去,门前安静无声,自己刚刚处理完公务,耳根清净。这两句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的高洁与宁静。
接下来"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则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情景。窗下的风不为世俗所扰,无杂客打扰,只有案头留存的前辈文章陪伴。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先贤作品的尊崇与向往。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一段,赞美了渊明集的文章质朴而不失华丽,每每品读都能感受到其深远的韵味。这两句突显出诗人对文辞艺术的追求和鉴赏。
最后"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前贤,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修养上,也渴望能够达到更高层次。这里所谓“圣时”指的是道德高尚的时代,而“争奈正升平”则是诗人对于无法与那些伟大时代相比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环境、古文欣赏和个人修养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崇尚先贤、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石关行
青山千仞城百尺,云中嵯峨列万石。
关门控险铁不如,万人可望不可踰。
蛮兵一朝杀关吏,驱马入关履平地。
山头矛戟多于草,弩箭射甲如射缟。
当关秪用一夫力,胡为万卒犹难保。
君不见山上城堞毁,楼倾四壁立。
青狸苍兕朝对啼,白蒿黄云暮愁入。
赠望之五首·其四
昔子当北徂,值予复南旋。
相违踰几时,世事倏推迁。
访旧半存亡,谁能不摧颜。
浮云岁暮征,馀曜御西山。
居人念川涂,行子恋乡关。
平生双龙剑,乖别何时还。
志士重明德,穷达奚足叹。
愿君勖令名,相期在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