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踬于山。而踬于垤。规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
无奈之何。
这首诗出自《韩非子·说林》第二十三章,原文是“不踬于高山,而踬于小垤;规有摩而水有波。我欲更之,无奈何。”这里的内容与原文略有出入,但不影响对诗意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一种无力感和悲哀。诗人指出,不是因为高山难以攀登才会跌倒,而是因为看似平坦的小土堆也可能使人失足。这反映了生活中的困顿,人们常常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而受到阻碍。
“规有摩而水有波”则形象地描绘了即便是静止的水面,也会因外界的干扰而产生波动。这里的“规”指的是一种用于画直线的工具,意在说明任何事物都无法保持绝对的完美和静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矛盾和变革无常的感慨。
最后,“我欲更之,无奈何”则是诗人对于现实无力改变的无奈与悲哀。这里的“更”指的是改变或改善,表明诗人对于周围环境有所不满,但又感到自己无法做出任何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对于社会现状的无力感和对改革无奈的心态。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