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三秋》
《菩萨蛮·其三秋》全文
宋 / 鉴堂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潺潺

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

砧响蛩吟吟蛩更响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繁叶(fán yè)的意思:指事物繁荣昌盛的样子。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蛩吟(qióng yín)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悲哀的吟唱声。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外水(wài shuǐ)的意思:指在自己不熟悉或不熟悉的环境中,表现出不适应或不得体的行为。

夜永(yè yǒng)的意思:夜晚持续很长时间,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吟蛩(yín qióng)的意思:指在寂静的夜晚,听到蛩蛩声响而引发的思考和感慨。

永夜(yǒ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没有尽头,形容时间长久,一直持续下去。

砧响(zhēn xiǎ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时发出的声音,比喻做事有声有色,充满活力。

注释
砌:台阶或墙壁。
鸣:发出声音。
霜:霜冻。
潺潺:流水声。
冷衾:冰冷的被子。
愁:忧虑,忧愁。
永夜:漫漫长夜。
砧响: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木杵敲打衣物以准备冬天御寒)。
吟:吟唱,这里指蟋蟀的叫声。
翻译
风吹树叶声如繁霜落下,霜落又听见风吹叶鸣。山外流水声潺潺。
流水潺潺在山外,寒冷的被窝里长夜难眠。长夜的寒意让人更加忧愁。
捣衣声和蟋蟀的叫声交织,蟋蟀叫得更响,捣衣声也不断。
鉴赏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其三)秋》,出自宋代诗人鉴堂之手。全诗采用了对仗手法,表现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情感。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两句以倒装的方式描绘出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霜冻附着的场景,反复强调了这种萧瑟感。

“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流水声传来,似乎是在讲述远方山中的溪流在秋夜中依旧潺潺不息。

“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表达了作者深夜之时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忧愁,通过“冷衾”一词传递出夜晚的清凉,以及这种清凉中带来的孤寂与思念。

“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最后两句则是对秋虫鸣叫声的描写,通过“砧响”和“蛩吟”的重复,增强了夜晚蟋蟀鸣叫的氛围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绪波动。

整首诗通过反复和倒装手法营造了一种秋日萧瑟、夜晚清冷与孤寂交织的氛围,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及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作者介绍

鉴堂
朝代:宋

宋人。曾知丽水县,为政明敏,衙狱屡空,案牍无积。又练乡兵以御寇盗,邑赖以安。
猜你喜欢

题白石精舍为蔡子木一首

昔有仙灵者,呼之白石生。

为年篯务上,餐液夏周更。

世往山犹在,粮馀洞得名。

中郎称国彦,精馆倚岩成。

桃夹宜探水,芝幽可掇英。

云华随藻笔,峦响荅金声。

滵液膏流满,琼瑶草树萦。

作台邀少女,标宅待方平。

麟脯行将馔,鸾浆会此倾。

曹疑秋署皎,人并玉堂清。

知守存聃奥,缁璘溯孔情。

正登红药选,先有赤松营。

意缅兰为宇,词芳桂结楹。

何时携宝镜,来讨五霞城。

(0)

悼室人苏氏五首·其一

一日罢容辉,香灵何处归。

月尘梁匣镜,云弃楚台衣。

笑閤成啼室,雕房改素帏。

桃花零艳色,疑和尔魂飞。

(0)

当予渝新福歌一首

高皇奋淮濆,扫胡氛。昊天眷命,气色皆龙文。

中原逐鹿,忧哉勤树鸿勋。昭明三光,和气氤氲。

黄图何壮丽,绿海皆来宾。凤凰至止,麒麟咸臻。

(0)

赠叔禾宪使田子一首

怀风道旷熄,咏性和恒寡。

遐凤击霄万,细鹖玩蓬下。

作轨方沓迷,天府吐兹假。

之子振摛藻,扬籁排众冶。

绂冕效贞矢,山水有清写。

仪吉光渐鸿,衿远销害马。

悬迟迨顽薄,旌履戾衡野。

伯琴感初挥,嵇林悦新把。

眇眇言鹜玄,彬彬意凌雅。

永好在报章,援翰此欣洒。

(0)

送表弟王曰俞之武冈州岷王府一首

吾闻桃花源,渺在都梁州。

子行往探之,啼猿引仙舟。

吴门一片月,巳挂潇湘秋。

英王得贤幕,扬裾凤凰楼。

访古金城山,衔杯紫芳洲。

若有王乔兴,丹砂应可求。

(0)

高士颂九十一首·其六十郑朴

谷口子真,甘恬秉默。非服弗服,非食弗食。

不荅徵车,为农草泽。吁嗟法言,撰其玄德。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