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登坛(dēng tán)的意思:指升迁到高位或高级职位。
斗角(dòu jiǎo)的意思:指争斗、争夺、争权夺利。
钩心(gōu xīn)的意思:指深深触动人心,使人心灵受到牵动的感受。
刻烛(kè zhú)的意思:指夜间工作或学习过度,熬夜到深夜时,需要点燃蜡烛来照明。
李杜(lǐ dù)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诗人,也可以泛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人物。
偏师(piān shī)的意思:偏师是指在作战中派出的辅助部队或行动,用来牵制敌方主力,从而达到分散敌人注意力、分割敌军兵力的目的。
偏裨(piān pí)的意思:指偏向一方,不公平。
无妨(wú fáng)的意思:没有妨碍,没有影响
心斗(xīn dòu)的意思:形容内心的矛盾斗争。
制胜(zhì shèng)的意思:取得胜利,战胜对手。
烛夜(zhú yè)的意思:在夜晚点燃蜡烛,继续工作或学习到很晚的意思。
主将(zhǔ jiàng)的意思:指在军事或者其他方面具有主导地位的人,也可以指在某个领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
钩心斗角(gōu xīn dòu jiǎo)的意思:形容人之间争斗、争夺利益时使用各种诡计、手段。
- 鉴赏
这首诗《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夜晚以蜡烛为限,激烈地进行诗歌创作的情景。诗中运用“刻烛夜鏖”这一形象的描述,生动展现了诗人及其同伴在时间紧迫下,为了创作出佳作而展开的激烈竞争。
“刻烛夜鏖诗,钩心斗角时。”开篇即点明了创作环境的紧张与激烈,犹如战场上的角逐,双方都在努力挖掘自己的才华,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创作出最出色的作品。
“登坛谁主将,制胜有偏师。”这里运用了古代战争中的比喻,将诗人比作战场上的将军,而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则是他们制胜的武器。其中,“登坛”意味着站在了创作的高地上,“主将”则表明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制胜有偏师”则暗示了他们通过独特的方法或视角,取得了创作上的胜利。
“争韵无妨险,成功独赏奇。”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在创作过程中,追求新颖和独特的韵律是值得鼓励的,即使这种尝试可能会带来风险或挑战。这体现了诗人对创新精神的推崇,以及对突破常规、追求卓越的渴望。
最后,“若逢唐李杜,我愿作偏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的敬仰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李杜这样的伟大诗人团队中的一员,哪怕只是一个小角色,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及其同伴在创作过程中的激烈竞争与创新精神,还蕴含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三水县舍左几著作
还乡去日正迟迟,枉道相过慰所思。
历国聘君良自苦,敝衣怀组欲谁欺。
白杨叶上三更雨,黄菊风前一酒卮。
莫道相逢是容易,与君头鬓各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