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屈亭》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招 屈 亭 唐 /汪 遵 三 闾 溺 处 杀 怀 王 ,感 得 荆 人 尽 缟 裳 。招 屈 亭 边 两 重 恨 ,远 天 秋 色 暮 苍 苍 。
- 翻译
- 在三闾大夫沉水自尽的地方,楚国人民都穿上了白色的丧服哀悼楚怀王。
在招屈亭边,人们的双重悲痛与无尽的哀愁,伴随着秋天傍晚的昏暗天空。
- 注释
- 三闾: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
溺处:沉水自杀的地方。
怀王:楚怀王,楚国君主。
荆人:楚国人。
尽缟裳:全部穿白色丧服以示哀悼。
招屈亭:纪念屈原的亭子。
两重恨:双重悲痛,一是对屈原的哀悼,二是对国家的忧虑。
远天:远方的天空。
秋色:秋天的景色。
暮苍苍:傍晚时分,天色昏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历史的哀伤和个人的无尽感慨。"三闾溺处杀怀王"一句,直接点出了历史事件的悲剧性质,三闾大夫在溺地处死了楚国的怀王,这里的“溺”字暗示着死亡的不幸和悲惨。而“感得荆人尽缟裳”则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共鸣之情,荆地的人们都为此事而穿上了表示哀悼的粗糙衣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一句,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情感。招屈亭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而“两重恨”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双重哀痛。这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现实无常的一种无奈。
最后,“远天秋色暮苍苍”一句,通过描绘萧瑟的秋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心中的凄凉与孤寂。远方的天边,秋色的苍茫,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从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的哀思和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二
油云在天,舒卷不齐。随风而东,歘尔还西。
或飞甘雨,或散虹霓。君子攸行,不害先迷。
经历纷纠,如取如携。比干殉殷,夷吾相齐。
昏旦殊星,燕粤殊蹊。移之分寸,徙宅忘妻。
哀哉群动,莫之能稽。百草陨芳,鶗鴂先啼。
所以灵氛,告尔天倪。
崇祯癸未贼购捕峻亟先母舅玉卿谭翁以死誓脱某兄弟于虎吻谢世以来仰怀悲哽者三十馀年翁孙以扇索敏侄书字缀为哀吟代书苦不能请先兄俯和益以老泪淫淫承睫不止
枫林落叶岳云寒,兄弟披离片影单。
九族凭谁容破壁,寸心巳许付危湍。
恩深草屩随拖杖,命续霜刀惜刈兰。
今日渭阳回首处,萧条白发泪痕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