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似梅花瘦,舟如兰叶长。
种密人难入,开齐夜有光。
苔枝容我折,野老不嗔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赏梅图景。诗人以"人似梅花瘦"起笔,将自己比作清瘦的梅花,形象地传达出诗人自身的清雅与坚韧。"舟如兰叶长"则进一步比喻舟行之轻盈,如同兰叶般修长,暗示了诗人悠然的心情和旅程的闲适。
"青山十亩白"描绘了大片的梅林覆盖在青翠的山峦上,白色梅花与碧绿的山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冬日里的一抹生机。"流水一春香"则通过流水的流淌,寓言了梅花香气随风飘散,弥漫整个春天,富有诗意。
"种密人难入,开齐夜有光"两句,写出了梅林繁茂,难以穿越,而夜晚花开时,光芒四溢,犹如点点星光,增添了神秘感。"苔枝容我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愿意亲近自然,折取一枝以作纪念。
最后,"野老不嗔狂"以"野老"自比,表示即使行为略显狂放,山野间的老人也不会责怪,流露出诗人率真不拘的性格和对自然的深深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超脱尘世的淡泊心境。
今也何时,一之日、土膏坟涨。
还自喜、禾登麦茁,田园无恙。
社肉分从里宰后,蛮歌剧踞村儿上。
论功名、甘付与他人,从天饷。鼓一叶,溪边漾。
制一曲,人前唱。任蚁争穴徙,蜂争花酿。
稚子自驱南亩犊,老人且策东篱杖。
倩谁留、林下一人看,闲闲状。
清霜初落。把江枫催变,红生寥廓。
从石径、远上寒山,似映日夭桃,翻阶芍药。
青女何心,万千树、一时染却。
倘隋宫有此,也好省伊,剪彩生活。停车坐看绰约。
便三月韶景,不差毫末。
尽日渔火相亲,煞无赖随风,吹帘透幕。
飞入深宫,将两地、相思投合。
但愁他、无情流水,东西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