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几见(jǐ jiàn)的意思:见面次数很少。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石马(shí mǎ)的意思:指假装成真实的样子,表面上看似如实,实际却虚假。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铜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刚硬不动的人,形容人非常坚强或刚毅。
吾生(wú shēng)的意思:吾生是指自己的一生,表示个人的生活和命运。
谢却(xiè què)的意思:指心情平静,不再烦恼或担忧。
余寒(yú hán)的意思:残余的寒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曾灿所作的《出都次芦沟桥》。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开京城长安(实际上是指明朝的首都北京)时的感慨,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谢却长安路”直接表达告别京城之意,第二句“天心不易回”暗示了朝廷决策的不可逆转,暗含着对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接下来的两句“铜人虽未去,石马可能来”,通过铜人和石马的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可能遭受破坏的忧虑,暗示了战乱或变迁的潜在威胁。"宫阙余寒照,山川尽劫灰"进一步描绘了被战火摧残的景象,寒光映照的是昔日宫殿的废墟,满目疮痍,如同山河都被劫后余烬所覆盖。
最后两句“吾生太平日,几见此蒿莱”,诗人感叹自己生活在相对和平的时代,却目睹了如此凄凉的景象,表达了对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