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何年种,阴兼数亩横。
根坚穿石出,顶秃截云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历经岁月沧桑的老树,生长在郁桥社庙旁,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令人赞叹。诗人以“未识何年种”开篇,引出这棵树的古老来历,接着描述其覆盖了数亩之地的庞大身躯,根部穿透岩石,顶冠直抵云霄,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雷火烧不死,霜风吹自荣”,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棵树面对自然界的严酷考验时的坚韧不屈,即使遭受雷火焚烧,依然茂盛生长;即便在寒冷的霜风中,也展现出勃勃生机。这种生命力的顽强,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的伟大与不朽。
最后,“岁寒期励节,与尔證平生”,诗人借这棵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忠诚的颂扬。在寒冷的季节里,这棵树依旧保持其挺拔的姿态,象征着人应如树一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品格。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友情的承诺,如同这棵树与大地的长久相伴,见证了彼此的平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寓言般地传达了对生命坚韧、友谊忠诚以及时间永恒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所师郊与岛,知己又应难。
羽檄边烽急,风霜岁事残。
出家忘路远,度海识天宽。
文畅浮屠者,当时亦慕韩。
僻懒便幽处,江湖称隐心。
地偏欣改观,楼豁喜初临。
暖日低轻帽,良朋接短襟。
潮声全有韵,帆影半回阴。
翠麓添重色,鲈风出浅林。
屿头烟瘴远,沙觜浪痕深。
寂静云归壑,瓓珊月近参。
人家已鼾睡,渔父尚讴吟。
造化由来久,周回忽见今。
爱他斜日照,颠倒数山沈。